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春市建筑工程公司)
摘 要:本文借鉴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针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的全面控制贯穿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之中,体现一种工程造价全面控制与全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理念。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全面控制
1 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工程造价计价:基本原理--工程项目分解与组合:将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分解,划分为可以按定额等技术经济参数测算价格的基本单元子项或分部、分项工程,能够用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生产出来,可以称为假定的建筑安装产品,采用适当的计量单位和估价方法,进行分部组合汇总,从而计算出某工程的全部造价。基本方法:直接费单价——定额计价方法,包括单位估价法和实物估价法;另一种是综合单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它是一种完全价格形式。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全过程动态控制。
1.2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措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有: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各个阶段皆适用的价值工程、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管理,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和信息等全方位管理,体现了一定的全面性。而就工程项目的要素构成的全面性而言,仅仅体现在工程项目的分解结构的结构要素——基本结构(基本子项)上;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素分解为将影响要素分为人工、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环境,将其模式移植到对工程造价全面管理之中,从另一个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
2 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五种基本要素实施全面控制的内容
2.1 人工:工程项目造价构成中,人工费用的比重约占总造价30%以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较大。人工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人组成结构,即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适合的人工工种和数量,并注意技术熟练程度和年龄结构的搭配,不仅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迅速提高工人的技術熟练程度,从而逐步减少人工费用;二是人工使用,主要是避开用工的高峰期和平衡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用工数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大量使用高价人工的时间和数量,显著降低人工费用。
2.2 机械:随着工程建设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机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直接的工具。合理制定和实施适用于工程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节约能耗。其主要是机械设备选型,即选择适合项目特点和施工环境的机械设备的种类和功率。在节约能源、减少造价和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2.3 材料: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的物质组分,是所有建设活动的实施对象,在工程造价的构成上占近50%,是构成工程项目实体和造价的最主要部分,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控制建筑材料是以制定和實施材料使用计划为主,在材料选用方面,采用适合工程项目和建设环境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造价,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使用维护费用,在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内增加投资效益;在材料的采购、储备和使用的时间安排上,能够以适合的采购方法采购材料,确定适当的材料储备,在材料的使用期限内使用所购材料,可降低材料价格、减少材料采购和保管费用、保证使用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而降低工程造价。
2.4 施工方法:是工程项目形成的手段,它是人的智慧与具体工程项目、环境、机械、材料相互协调适应的体现,其实质是工程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特点、建设环境、机械设备、所采用的材料等决定着工程建设实施的具体方法。因此说,对施工方法的控制是建立在对其他四要素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反,施工方法的正确采用,就会使其他四要素的完美结合得以实现,从而保证工程实体的质量,避免返工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保证质量就是避免了增加投资,保证投资效益。
2.5 环境:环境的定义包括两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工程建设项目来说,这两种影响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工程项目的实施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对社会环境(人民生产、生活)的干扰,造成工程项目计划外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例如,工程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必须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要求,而建设项目周围的社会状况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功能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研究,可以逐步避免工程造价确定过程中的丢项、漏项,避免项目实施过程的变更和追加,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打下基础。
3 全面控制的方法
3.1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流水作业施工组织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作业空间,而且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短施工工期,实现施工作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和均衡性;另外,可以实现人工、机械、材料等有限资源的均衡连续使用,避免窝工、停工现象的发生,降低施工现场管理费,且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对新的具体施工方法的适应性;还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3.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是一种科学地管理项目实施的系统技术。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发显示出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网络计划,可快速生成项目管理所需的各种图表、数据、参数等,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抽象的,在表现速度上是快速的,在表现性质上是客观的、具体的。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正确制定各种资源配置计划和合理实施、快速调整资源配置计划奠定了基础;是控制工程建设项目三大目标(质量、进度、投资)的有效手段,从实质上说,三大目标的量化都可以用费用的形式来表示,所以说其对三大目标的有效控制,就是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3 流水施工与网络计划技术的结合:是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最有效手段,网络计划技术完善了流水施工的技术手段,流水施工为网络计划技术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空间。
4 全过程的全面控制理念
将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五要素进行控制的理念融入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与方法,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控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可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而进行敏感性分析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的判断;在设计和施工准备阶段,运用限额设计的方法,采用价值工程技术和流水作业及网络计划技术,分类对五要素进行分析、组织、配置,以实现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的优化和合理选择承包商。在施工阶段,可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实际情况,正确确定相关价格和因工程变更调整施工组织计划。
在运营及后评价阶段,可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其以往的控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在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过程中,在管理手段上,采取组织、经济、技术、合同和信息的手段,实现其管理的全面性;在管理的项目结构组成上,不丢项、漏项,实现其管理范围的全面性;在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基本要素上,实施人、机、料、法、环的全面控制,实现其影响要素的全面性。以期实现真正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面的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学颖,杨柯宁.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组织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9期.
[2]唐梅煜.试论如何有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3期.
摘 要:本文借鉴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针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的全面控制贯穿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之中,体现一种工程造价全面控制与全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理念。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全面控制
1 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工程造价计价:基本原理--工程项目分解与组合:将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分解,划分为可以按定额等技术经济参数测算价格的基本单元子项或分部、分项工程,能够用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生产出来,可以称为假定的建筑安装产品,采用适当的计量单位和估价方法,进行分部组合汇总,从而计算出某工程的全部造价。基本方法:直接费单价——定额计价方法,包括单位估价法和实物估价法;另一种是综合单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它是一种完全价格形式。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全过程动态控制。
1.2 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措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有: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各个阶段皆适用的价值工程、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管理,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和信息等全方位管理,体现了一定的全面性。而就工程项目的要素构成的全面性而言,仅仅体现在工程项目的分解结构的结构要素——基本结构(基本子项)上;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素分解为将影响要素分为人工、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环境,将其模式移植到对工程造价全面管理之中,从另一个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实施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
2 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五种基本要素实施全面控制的内容
2.1 人工:工程项目造价构成中,人工费用的比重约占总造价30%以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较大。人工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人组成结构,即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适合的人工工种和数量,并注意技术熟练程度和年龄结构的搭配,不仅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迅速提高工人的技術熟练程度,从而逐步减少人工费用;二是人工使用,主要是避开用工的高峰期和平衡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用工数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大量使用高价人工的时间和数量,显著降低人工费用。
2.2 机械:随着工程建设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机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直接的工具。合理制定和实施适用于工程项目的机械使用计划,可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和节约能耗。其主要是机械设备选型,即选择适合项目特点和施工环境的机械设备的种类和功率。在节约能源、减少造价和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2.3 材料: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的物质组分,是所有建设活动的实施对象,在工程造价的构成上占近50%,是构成工程项目实体和造价的最主要部分,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部分。控制建筑材料是以制定和實施材料使用计划为主,在材料选用方面,采用适合工程项目和建设环境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降低造价,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使用维护费用,在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内增加投资效益;在材料的采购、储备和使用的时间安排上,能够以适合的采购方法采购材料,确定适当的材料储备,在材料的使用期限内使用所购材料,可降低材料价格、减少材料采购和保管费用、保证使用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而降低工程造价。
2.4 施工方法:是工程项目形成的手段,它是人的智慧与具体工程项目、环境、机械、材料相互协调适应的体现,其实质是工程管理人员的创造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特点、建设环境、机械设备、所采用的材料等决定着工程建设实施的具体方法。因此说,对施工方法的控制是建立在对其他四要素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反,施工方法的正确采用,就会使其他四要素的完美结合得以实现,从而保证工程实体的质量,避免返工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保证质量就是避免了增加投资,保证投资效益。
2.5 环境:环境的定义包括两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工程建设项目来说,这两种影响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工程项目的实施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对社会环境(人民生产、生活)的干扰,造成工程项目计划外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例如,工程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必须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要求,而建设项目周围的社会状况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功能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不同详细程度的研究,可以逐步避免工程造价确定过程中的丢项、漏项,避免项目实施过程的变更和追加,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打下基础。
3 全面控制的方法
3.1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流水作业施工组织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作业空间,而且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短施工工期,实现施工作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和均衡性;另外,可以实现人工、机械、材料等有限资源的均衡连续使用,避免窝工、停工现象的发生,降低施工现场管理费,且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对新的具体施工方法的适应性;还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3.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是一种科学地管理项目实施的系统技术。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发显示出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网络计划,可快速生成项目管理所需的各种图表、数据、参数等,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抽象的,在表现速度上是快速的,在表现性质上是客观的、具体的。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正确制定各种资源配置计划和合理实施、快速调整资源配置计划奠定了基础;是控制工程建设项目三大目标(质量、进度、投资)的有效手段,从实质上说,三大目标的量化都可以用费用的形式来表示,所以说其对三大目标的有效控制,就是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3.3 流水施工与网络计划技术的结合:是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最有效手段,网络计划技术完善了流水施工的技术手段,流水施工为网络计划技术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空间。
4 全过程的全面控制理念
将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五要素进行控制的理念融入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与方法,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控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可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而进行敏感性分析和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的判断;在设计和施工准备阶段,运用限额设计的方法,采用价值工程技术和流水作业及网络计划技术,分类对五要素进行分析、组织、配置,以实现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的优化和合理选择承包商。在施工阶段,可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实际情况,正确确定相关价格和因工程变更调整施工组织计划。
在运营及后评价阶段,可按五要素分类分析其以往的控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总之,在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过程中,在管理手段上,采取组织、经济、技术、合同和信息的手段,实现其管理的全面性;在管理的项目结构组成上,不丢项、漏项,实现其管理范围的全面性;在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基本要素上,实施人、机、料、法、环的全面控制,实现其影响要素的全面性。以期实现真正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面的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学颖,杨柯宁.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组织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9期.
[2]唐梅煜.试论如何有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