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流出道的处理方法与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分析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法洛四联症(TOF)右心室流出道(RVOT)处理方法与矫治术后右心功能变化的关系,以期提高矫治手术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125例TOF患儿接受矫治手术,其中男66例,女59例;手术年龄1~5岁,平均(3.4±1.1)岁;体质量7~26 kg,平均(15.2±5.7)kg.对照组选择20例同龄健康儿童.RVOT处理方法包括跨肺动脉瓣环补片加宽(M1组)67例,右心室漏斗部补片加宽(M2组)6例,经右心室切口非补片修复(M3组)18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非补片修复(M4组)34例.采用脉冲多普勒(PDE)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I)评价右心室功能,选择三尖瓣环收缩期移位(TAPSE)、右心室心肌作功指数(MPI)作为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测定的三尖瓣瓣环处舒张早期峰速(Em),舒张晚期峰速(Am),计算Em/Am和E/Em比值作为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术后5年随访检查心脏超声发现,M1和M2组的MPI和E/Em显著高于M3和M4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akata指数、既往分流手术、手术方式、肺动脉瓣反流和术后QRS时间是影响术后MPI的危险因素;术前Nakata指数、手术方式、肺动脉瓣反流和术后QRS时间是影响术后E/Em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和术后QRS时间是影响术后MPI的独立因素;术后肺动脉瓣反流是影响术后E/Em的独立因素.结论 TOF术后右心室功能降低与RVOT处理方法有关,舒张功能的降低与术后肺动脉瓣的反流有明显的相关性,收缩功能的降低与手术中应用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和术后的QRS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心脏超声多普勒技术在测定TOF术后右心室功能和评价术后中、长期疗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我们行开放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IL-OE)时在胸腔制作管状胃,手工荷包缝合放置钉砧吻合器吻合,在此基础上,探索相似程序的微创[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IL-MIE)],比较两种术式的早期手术疗效,评价全胸腹腔镜IL MIE在胸腔制作管状胃、荷包缝合放置吻合器钉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期刊
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hronic ischa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CIMR)是二尖瓣及瓣下组织继发于心肌梗死后缺血心室壁重构和舒缩功能异常出现的闭合功能障碍[1].CIMR见于20.0% ~ 50.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或)继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1-4].合理、有效地矫治不同程度的CIMR是目前瓣膜外科治疗的热点和
期刊
心脏恶液质综合征(syndrome of cardiac cachexia,SoCC)是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以心功能不全为特征,同时伴有内分泌、代谢、营养和凝血机制等障碍的一组病态征候群,是心脏瓣膜病发展到晚期的全身表现[1].我科近5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62例,均经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合理营养支持,病死比例4.8%,远期心功能及全身状况恢复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接受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治疗时,采用两种入路进行非机器人辅助全胸腔镜下乳内动脉取材术(TIMAH),探讨该手术方式的术前准备、操作方式、主要特点、优势及不足,并观察短期疗效.方法 CAD男性患者7例,年龄52 ~ 75岁,平均(63.8±8.5)岁,均行TIMAH和左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的旁路移植手术.其中LA
目的 探讨CT对胸段食管鳞癌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RNN)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且未行术前放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由资深放射科医师和胸外科医师分别阅片,记录每位患者右喉返神经旁最大淋巴结的位置及大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以CT片中右喉返神经旁最大淋巴结下缘与胸骨上切迹水平的相对位置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颈组(A组,在胸骨上切迹水平以上)和胸组(B组,在胸骨上切迹水平以下)
患者 女,59岁.吞咽困难3年,加重2个月,现进流食即呕吐.患者身高152 cm,体质量34.5kg,消瘦貌;外院胃镜及超声胃镜示食管下段巨大息肉样隆起病变,几乎完全阻塞管腔,黏膜光滑,未行活检;X线胸片及上腹部B超无异常.胸、腹部增强CT示食管从近起始部始明显扩张,气管隆凸、心脏及下腔静脉明显受压;食管下段巨大不规则病变,约12 cm × 11 cm,向下侵入贲门及胃底(图1).各项检查示无远处
期刊
穿透性胸部伤易与颈部、腹部伤同时存在,并常累及心脏、大血管和肺,而需要剖胸手术者,伤情多较严重,手术切口的选择对顺利抢救伤者起重要作用.我们总结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胸部穿透伤患者692例中实施剖胸手术178例的手术切口选择情况,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78例中男135例,女43例;年龄15 ~72岁,平均31.80岁.致伤原因:锐器刺伤165例,枪弹伤9例,钢筋贯通伤3例,牛角伤1
期刊
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有65%~80%伴胸腺瘤;33%~75%胸腺瘤患者合并MG[1].国际、国内MG的诊疗指南均指出,合并胸腺瘤的MG患者应行胸腺摘除手术,可不考虑MG的严重程度[2-3].而胸腺增生患者是否行胸腺切除手术仍存在争议.现总结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G行胸腺切除63例患者远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West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型变化,利用siRNA转染下调eIF5A-2表达后再以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型的改变.用TGF-β1刺激诱导NSCLC细胞系NCI-H358和HCC827发生EMT后并利用Wes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传统开放手术(open esophagectomy,OE)创伤大、并发症尤其是呼吸、循环等功能性问题发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的远期疗效都存在很大影响,且一部分高龄、有合并症的患者因此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腔镜器械的进步,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