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人民的日常生活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飲食汉代人民的食粮,内郡以米麦两种为主,輔以杂粮。边郡以杂粮为主要食品,有糜,(禾旁)(禾皇),黄米,秫等名称。(见居延木簡,我另写有西汉屯戌研究,关于屯田制度部份内。)米作成飯粥,父可以作米餅。麵以麵(次食)作成名餅,粉作成名餌,(說文云:(次食)稻餅也,餅麵(次食)也,餌粉餅也。)每日有食三顿的,(見汉書淮南厉王传。)有食两顿的,居延木簡有朝三升暮三升的紀載。每人食量,每月大斗在一石五升至二石一斗左右,未成年的人则在一石六斗左右。汉代有大斗小斗的分别,小斗一石,只合大斗六斗,汉代大斗的一石
其他文献
摘要:铜冶炼工艺烟气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一般用于制酸,制酸前需对烟气进行洗涤净化,该过程排放出高酸废水,由于其酸度高,冶炼企业一般称之为“污酸”。铜冶炼企业亟待解决污酸处理工艺存在的处理成本高、产生危险固废多、资源价值没体现、出水达不到回用要求等问题。针对铜冶炼污酸特性,总结了我国的铜冶炼污酸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及生产实际应用,讨论了未来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铜冶炼;污酸;技术现状;
为改良威海地区仿刺参的生物性状,在水温20.0~22.0℃,盐度30.0~31.0,幼体密度0.2个/m L的条件下,以中国威海的仿刺参群体(W)和韩国东海岸浦项市的仿刺参群体(P)为亲本,采用群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