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写重回高中语文的视野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xu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全国新课标卷中,字音、字形类语言文字基础题不再单独设题,而是在作文中进行考查,所以很多一线教师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听写也逐渐从语文课堂中消失。本文认为听写重回语文课堂有助于落实语文的工具性,有效解决提笔忘字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和扩大词汇量。教学中,应该准备可长期使用的听写本,每次听写另起一页;内容不囿于课本,与实用接轨;以“听音写词”为主,兼顾其他。
  关键词:听写 高中语文 语言文字教学
  2016年高考试卷的使用范围调整后,全国新课标卷逐渐取代了地方试卷,成为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新风向”。就目前的试题情况而言,字音、字形和标点类考点并未单独设题,而是将其纳入作文的考查中,但是,这一调整被许多一线教师“解读”为字音、字形类题被取消了,所以曾经重视的听写,现在已经处于搁置地带。
  诚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不能过分偏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全面,而应当引领学生感悟生活,体会世间的真善美,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但是,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就如我们的左膀右臂一般,缺一不可。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是语文工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
  当下,“得意而忘言,下笔而错字”已是数见不鲜的现象。就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湖北地区)来看,前三百字中出现错字、别字已是常态。这的确与互联网产品的广泛运用有关,除此以外,是否与我们很少花时间来进行语言文字教学也有关系呢?鉴于此,为何不让听写重新回到我们的课堂中呢?
  首先,听写有助于将语文的工具性落到实处,有效解决提笔忘字问题。语言学家Hughes把听写分成五个过程:语音输入→速记→解码→储存→书面输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读音,联系所学知识并迅速匹配,最后将其写出。看似简单,实则既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系统(语音、语义、形体、笔顺等)的检测,又是对学生书写结果(结构和写法)的核查。不仅可以确认所写字词是否全部掌握,还能够发现疏漏之处,易于查漏补缺,而非使“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只留于口号。
  其次,听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在书写时,学生会根据词语的意思联想汉字的结构和写法;若书写结果有误,错误的书写也能为学生重新理解词义提供依据。如当学生将“如厕”错写成“入厕”后,就为其重新理解两词的区别提供了机会,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如”具有“往”的意思。
  再者,听写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会通过课堂或教材接触很多新词,但并不能全部识记和运用,而听写为其进一步理解词义和识记字形提供了便利,长期坚持,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的词汇量便能逐步扩大。
  或许有教师会质疑,听写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我们认为,听写的作用,毋庸置疑;至于,为何在实际教学中,它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可能与听写方法和内容有关吧,我们可以对其略微调整。
  第一,准备可长期使用的听写本,每次听写另起一页。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听写本并未作要求,所以常出现写完就扔,不再重温的现象,这种只把听写当成检测手段的做法与我们的的初衷相悖,也不利于发挥听写的作用。改用可长期使用的听写本,便于记录学生的各次听写情况,为日后重温提供材料;每次听写另起一页,不仅可以保持本子整洁,还能够方便早自习朗读。
  第二,听写内容不囿于课本,与实用接轨。听写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也可以将高三一轮复习时的常用成语和《通用汉字规范表》(一级常用字)加进来。我们听写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解决下笔错字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在选择听写材料时应该以实际为指导,而非仅着眼于课本,或选择过难过生僻的词语,否则,听写的作用便会大打折扣。
  第三,听写的形式可以“听音写词”为主,兼顾其他。在听写时,除了让学生写出听到的词语外,我们还可以适当进行文学常识填空练习和“给词写话”训练。语文不似其他学科,可以时常进行测验,但是听写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碎片化的学习和训练并非作用不大,而是我们过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而没有给时间让他们去回顾和消化,所以效果不明显。
  前段时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趣味和适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很多教育者也意识到提笔忘字现象太过普遍,所以不少学校也纷纷开展这类活动。在喧嚣华丽的背后,我们不妨思考,与其将注意力集中到热闹的活动上,不如匀点时间给平凡的教学。虽然,现行的高考暂时不考字音字形题,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将视线局限于分数,而应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作为我们的目标。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评价标准有很多,但这些标准都是建立在能说好汉语、写好汉字的基础上吧。那么,当我们在突出人文性和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不妨回過头来抓一下语言文字教学,以避免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极端。听写,这种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形式,简便易行,若以合适的方法加以运用定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为何不让它重回高中语文的视野呢?
  参考文献
  [1]郑浩.语文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J].语文建设,2007.12.
  [2]黄启发.简析听写的检测功能及后效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现在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1.缺失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这么多华人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  说到底是华人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  现在中国人,抛弃了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人生失去了方向,也
内容摘要:诗人结社时,其成员之间通常在创作风格、文学主张、政治倾向等原则性较强的方面总是基本一致,这些方面完全不同的文人一般难以归属于同一个诗社。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与结社的发展,结社活动发展到民国时期,加入不同党派、持有不同政见的文人终能共处同一文学社团,互相交游、唱和,这于民国时期位于江苏武进的文学团体——“兰社”之中便能窥见一斑。本文以民国武进“兰社”成员为中心,通过分析他们的党派与相关作品,
内容摘要:商务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广泛,商务英语在经济领域的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商务英语的特征,阐述了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关健词:商务英语 特点 翻译策略  一.引言  商务英语是一种含有商务理论和实用商务的理论,它包括交际功能、专业知识、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和管理技能等主要内容。[1]商务英语是一种实用性文体,涉及贸易、法律等许多领域,商务英语翻译要求更准确、
内容摘要:扎西达娃的小说变幻出奇异莫测的色彩,而在斑斓诡谲的漩涡中又含蕴着深邃的精神困境与精神救赎。这不仅与其选取的独特西藏题材有关,也与它所采用的独特形式有关--它既是一个典型的多重跨界叙事,并且每一个故事的能值都指向多個所指,产生朦胧多义的隐喻效果。而在不同所指相互冲突而返回能指的诗性叙事中,三个故事世界的文本隐喻又相互指涉,在游移中仅留下痕迹让读者去猜测和感受。  关键词:扎西达娃 《系在皮
母亲节那天,是思念母亲的日子,但我脑海里却出现了我的大姐。  在油菜坡村老王家,一母同胞兄弟姐妹五人中,我最小,长辈们都叫我小丫头,平辈们都叫我幺妹。在我还没满周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还没有成年的大姐义不容辞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对我这个幼小的幺妹,更是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大姐长我十六岁,在我还不那么记事时,她就出嫁了。好在她的婆家离娘家很近,大约半小时就可到娘家,所以我隔三差五能见到大姐。姐
内容摘要:余华作品《活着》以主人公讲诉一生的坎坷经历表达出人活着的最简单而纯粹的意义。在承受一个又一个无奈的波折后主人公仍旧顽强的生活着,尽管无法去改善没有预料的意外,也没有轰动的令人敬佩的举动,但主人公隐忍的生活态度、执着于现实的有限性、被动性给读者以无限的酸涩和感概。  关键词:《活着》 生存意义 价值  余华是80年代崛起的先锋小说家,余华的作品充满了大量的暴力、死亡和苦难。《活着》是一部关
内容摘要:《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几位穷苦画家之间凄凉又温暖的故事。为了给患病女画家琼西生的信念,生活窘迫的老画家贝尔曼顶着风雨创作了这“不凋零”的常春藤叶,最终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年轻的生命,展现了一位普通小人物的高尚灵魂,歌颂了生死关头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欧·亨利 人性 赞歌  欧·亨利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构思新颖独特、语言诙谐幽默,以描绘
内容摘要:《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在我国流传范围甚广的元曲小令,尤其是在编纂入我国初中语文的教材中就使得其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体味思乡哀愁的经典。在《天净沙·秋思》结构简单,在其寥寥叙述中,随着以点为排列出的景物构成以面铺展开的秋季哀思,勾画出游子单骑瘦马思念故乡的画卷。本文通过对《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进行细致挖掘,从而赏析这一小令的思乡之情与文学价值。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景物 思乡  《天
内容摘要: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非遗是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整合,有利于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非遗课程的改革与完善,有利于开拓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新视野。我们可以以课程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通过采取多样化的举措,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
内容摘要:目前,开通地铁的各个城市在站名的翻译上往往各行其是,这不仅让外籍乘客困惑不解,也给出行设置了障碍。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366个地铁站名按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并对翻译现状进行探讨,以期对译名的规范化有所启示。  关键词:地铁站名 英译 规范化  地铁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其便捷、价廉的特点,成为大众出行方式的首选。为方便外籍友人在华工作生活,上海地铁站名均提供英汉双语版本。当然,只有正确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