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青团和学生会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共青团组织是我们党的后备军和有力助手,担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伟大历史使命。课堂教学和学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第一课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好第一课堂作用的同时,也要开展以团学组织活动为依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只有形成一个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团学工作的含义
  团学工作是指在大中专院校的共青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简称团学工作。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为党培养后备力量的青年组织。其中,团委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是中国共青团的组织之一。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它在党委领导下和团委的共同指导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人才培养的目标,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学生,通过开展各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学生会在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团委和学生会二者都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当前,团学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其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二,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社会化功能;其三,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其四,有利于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素质是人类在智慧、审美和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人们在受教育或参加社会实践中培养和表现的。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学生活动是学生传统教学模式之外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提高能力、提高素质、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团体活动,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作用。其具体表现在: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品德修养 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人们的政治方向,对大学生的未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团委和学生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如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探讨、时政的分析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树立起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视为自己的责任,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由于团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性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养成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集体意识,奠定了集体观念,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遵守章程,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公德意识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他们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生活舒适,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应该受到关注,如大一刚到的新生信心满满,对自己的估计值过高;入学后,发现大家都很优秀,极易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及失落感。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解决这类心理问题,团体活动这时就表现得较为重要。团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把学生按某种关系组织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给他们一条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新途径。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人际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高校学生的交往情况不太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理性的正式交往,以情感交往为主。学生组织是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组成的同辈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之间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同辈群体彼此之间愿意心贴心地去沟通交流,所以非强制性的交往实现了自己对知识和情感的满足。在组织里,存在着大量的会员与会员之间的横向交往和会员与团体负责人间的纵向交往。通过社团内多种多样的交往模式,学生的交往需要基本都得到满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它是个体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通过社会化,个体可以学习、获得参与社会所必须的价值观念、基本技能、思想和行为,进而顺利地融入到社会实现角色的转变。大学生社会化的程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化的整体进程。所以,在影响个体社会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方面,推进大学生社会化是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推动大学生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学生团体,在其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
  有利于丰富教育载体
  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教育内容的实施,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载体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校的需求,必须进行载体的创新研究。高校团学活动的突出特点是活动的自主性、广泛性。团学活动是在高等学校的党委和团委的引导下进行的,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操作和利用团学活动。团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参与,团学组织通过开展团学活动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样,就使团学活动能够作为载体被我们所利用,并且它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形式新颖多样,内容生动活泼,是团学活动的显著特点。通过活动载体,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活化”,从而被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团学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活动中的人和事“活化”起来。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图景,极大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呈现一种潜滋暗长的态势。这种效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效果。
  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团学活动中,参与各种组织活动的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他们在受到教育以后,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这时,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感召力感染和教育其他学生,这样原来一部分学生就从受教育的客体转变成了主体,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例如,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就能够使大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强化。通过实践活动感染和帮助其他社会成员,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教育和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并存的两种活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协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团学组织开展活动的同时把思想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其中,这是教育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的同时,学生个体又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鉴别判断,从而不断提高认识,这同时又是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外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了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
  有利于延伸主渠道
  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它关系着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面前,让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这块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深入人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肩负的神圣使命,所以,高等学校的“两课”教育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必须创新。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等学校活跃的各种理论型社团已经成为“两课”教学活动的一个平台和有机载体,这个载体不仅可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观察社会、参与政治的平台。现在全国高等院校都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学组织以此为契机,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领悟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神实质,发挥优秀学生团体和学生干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用优秀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来影响和感召更多的青年。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和载体,不断延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围,能够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团学组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3]颜茵.论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作用[J].中国-东盟博览,2010(2)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其他文献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小学阶段进行古诗文阅读的教学,让孩子从小学点古诗文,这是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陶冶情操,塑造一代新人的奠基工程.r
期刊
学校常规管理既是一个老命题,又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说它是老命题,是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学校这样的社会组织,就存在常规管理问题;说它是新课题,是因为虽然大家都能认识到常规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其内在的专业特性的认识还很不够,在实践上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价值与问题源于“常”  常规管理,是相对于创新管理而言的一种管理类型和模式。从语义解释的角度看,“常”字的含义为通常、普遍和习惯;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相对的数学知识所要求的逻辑思维也更强.小学生年纪较小,逻辑思维发展也不够完善,所以难免会在学习较为抽
期刊
大学生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校园平安,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及现状问题,并以“四重视”措施为大学安全工作支招。  事故频发倒逼高校重视安全教育  近年来,社会上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与高校相关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事故等也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为了应对安全新形势,2004年4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安
小学生普遍精力充沛,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很高,但是他们定性不足且注意力容易涣散,课堂上的提问对老师鼓励和强调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帮助,学生的参与有助于课堂教学.rn在小学语
期刊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对于学生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巧妙的提问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十分重要.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
期刊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正以其独特鲜明的优势成为大学生表达感情、思想的平台和高校舆情的汇聚地。做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就要求高校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微博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思路。  微博视域下的“新学问”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
美国管理学家奥瑞森·马尔滕在《与公司共命运》一书中说:“一个公司就如同一艘驶向成功的船,需要船长和许多的水手,而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和目标,那就是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到最好、最正确,并且尽力帮助同伴,努力将这艘船安全平稳地驶向目的地。如果工作不负责任,这艘船也许就会因为你而葬身鱼腹。”作为高校后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工作法则:当好后勤人、做好后勤事应具有“三从四德,三心二意”的素养
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加以启蒙的黄金期,用活动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与内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