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我”与“小我”——钱定平《花妖》和李敖《虚拟的十七岁》比较之我见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定平的《花妖》(重庆出版集团,2008年1月)和李敖的《虚拟的十七岁》(以下简称《十七岁》,台北展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于2008年先后出现于海峡两岸文坛,都是以知性之笔写知识分子题材,甚至都写了老年男性与年轻女子的性爱,但两位作家的写作境遇不大相同:李敖是在玩够了、也玩转了社会人生之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匪气和霸气玩了一次十足的自我游戏——从十七岁女孩身上获得重返时光的力量;而钱定平则让他的《花妖》走向了广阔的社会人生。如果将写作境界分为“大我”和“小我”,那么,《十七岁》属于“小我
其他文献
1资料和方法本组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37岁。交通事故伤20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4例,跌伤3例,伤后原发意识障碍18例,其中嗜睡5例,昏睡10例,浅昏迷3例。头痛呕吐10例,神经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跨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主潮流的新世纪.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正如王岳川先生所言:'人类正面临新的挑战.'①全球化似乎在消解着我们保存民族文化整
中国现代文学的“农民叙事”有两次热潮:一次是在“五四”文学中的平民题材以及“乡土文学”。以国民启蒙为己任的作家怀着一种知识分子精神上的优越感和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