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在具身体验中启思明理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u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一、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馆的下一堂课要学做什么吗?请看图1。用彩带折花朵。为了折出大小不同的花朵,老师提前采购了不同规格的彩带。每种彩带各长多少米呢?请同学们帮忙测量一下。但是今天课堂上,老师没有带米尺,只有一些1米长的纸带,你们能完成任务吗?
  二、数学实验与研究思考
  [实验研究一]
  1.小组活动
  各小组自主活动。
  2.交流分享
  (1)小组1:
  测量红彩带,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相互质疑。
  ①由0.1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②0.1米是什么意思?(结合实验操作的过程解释,并明确:1分米=1 /10米=0.1米)
  ③是怎么想到要把1米分一分的?为什么要十等分?(板书:“十等分”)
  (2)小组2:
  测量绿彩带,引导学生在互动中理解0.7米的意思。
  (3)全班交流:
  ①比較两个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调“十等分”: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都是“十等分”)
  ②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为什么红彩带长0.1米,而绿彩带长0.7米呢?(初步感悟:有几个0.1就是零点几)
  3.实验小结
  师:回忆刚才的实验过程,当测量物品的长度“不满1米”时,我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需要把1米“十等分”,看看彩带有其中的几份长,就是零点几米。
  (板书:不满1米→十等分→0.□米)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是1米长的纸带,其实是一把没有刻度的“米尺”,学生用这把特别的米尺测量不满1米的彩带时,遇到了困难——无法精确地测量出彩带的长度。怎么办呢?根据已有的经验,学生很快想到1米=10分米,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看看彩带有几分米,再思考是多少米。1分米=1 /10米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而有的学生还知道这也是0.1米,于是,实验中“十等分”的具身行动,真实地帮助学生理解了0.1米的意义。小数跟分数相比,价值在于位值计数,这里“十等分”的实验操作,强调的正是十进制位值计数的内涵。
  [实验研究二]
  1.生活场景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小数。如橡皮每个0.3元。0.3元是什么意思呢?这将是我们的又一个实验研究。
  各小组自主活动。
  2.交流分享
  学生汇报不同的表示方法。
  生1:我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就表示3角,是3 —10元,也是0.3元。(如图2)
  生2:我把一条线段看作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就表示0.3元,其实就是3角。(如图3)
  生3:我把一个圆看作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是1 —10元,也是0.1元,3份就是0.3元。(如图4)
  生4:我把一个长方形看作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就是3 —10元,也是0.3元,也就是3角。(如图5)
  …………
  师:老师在每个小组中放的图形不止这些啊,有些图形为什么你们没选呢?(如图6、7)
  生:因为它们没有平均分成10份,不方便表示。
  师:看来,你们为了解释清楚0.3元的意思,又请了谁帮忙啊?(再次强调“十等分”)
  师:观察这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为什么都能表示0.3元呢?6角呢?9角呢?
  (板书:3角=3 —10元=0.3元)
  设计意图:“实验研究二”依然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经验“1元=10角”来理解0.3元的意义。跟“实验研究一”不同,这里要求学生结合图形,反过来解释0.3元的意思,学生需要先确定把什么看作“1元”,再确定“十等分”中的3份。学生也许早就有0.3元就是3角的生活经验,但经过“确定1元——十等分——找到其中3份表示0.3元”这样完整的实验过程,才真正理解为什么0.3元就是3角。而“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表示0.3元”的追问,帮助学生提炼: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就是0.3元,这是一次认知的升华。
  三、抽象概括
  (一)读一读、议一议
  师: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如图8),有什么发现?
  生:十分之几米等于零点几米,十分之几元等于零点几元,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
  (板书:□ —10=0.□)
  (二)练习中提升
  练一练:下面的图形都表示“1”,请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1)图12为什么是0.5?
  (2)辨析:图9与图11完全不一样,为什么都用0.3表示?
  设计意图:借助两次“十等分”的数学实验经历,以及长度单位间、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再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抽象出“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的含义。但学生的认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安排4个图形用小数来表示涂色部分,正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认知。尤其是最后一个图形,更是考查了学生对“十等分”的理解与把握。课堂上,如有学生做错,也正好可以利用“错误资源”,通过辨析来强调“十等分”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实验研究三]
  1.扔纸飞机游戏
  师:这些小数跟“1”比,都比1要小。那小数真的都比1小吗?让我们一边游戏一边体会。
  (老师和一个学生现场比赛扔纸飞机)
  师:我们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米呢?教室里有很多1米长的纸带,你们能想办法测量出两人的成绩吗?   2.分组测量实验
  分两大组先分别商量一下怎么办,然后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各测量出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少米。
  3.汇报实验成果
  生1(小组一代表):我們的这个纸飞机飞了3米2分米,也就是3.2米。
  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是3.2米吗?
  生2(小组一代表):我们的飞机先飞的这段是3米,这是一个整数,后面还飞了2分米,2分米就是0.2米,3米和0.2米合起来是3.2米。
  板书:
  生3(小组二代表):我们的这个纸飞机飞了4米5分米, 4米就是4米,5分米是0.5米,合起来是4.5米。
  板书: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两个小数。这两个小数跟1比?
  生:都比1大。
  师:是啊,小数可以比1小,也可以比1大。
  4.实验小结
  师:老师注意到一个细节,你们刚才说不满1米,需要请“十等分”来帮忙,怎么现在超过1米了,你们在最后一段也把1米的纸带十等分了呢?
  生1:我们的飞机先飞了3米,这是一个整数,可是它后面还有一小段,这一小段不满1米,我们把最后这个1米的纸带十等分,才能知道这一小段是0.2米,这样就可以知道一共是3.2米。
  生2:我们觉得不是整米数,最后那不满1米的一小段都需要把1米十等分再进行测量。
  …………
  修改板书:
  5.拓展认识
  师:如果纸飞机飞出的米数也不是整分米数,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生:继续把1分米十等分。
  …………
  设计意图:这个测量实验,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也可以很大很大,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即使长度超过了1米,但只要不是整米数,为了解决最后的那“一小段”,就还得请“十等分”来帮忙。而“纸飞机飞出的米数也不是整分米数又该怎么办”的思考,让大家认识到“十等分”的连续性,为理解“十进制”的含义埋下伏笔。另外,这个实验,需要更多的学生一起参与、共同合作,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课后反思
  在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数学实验: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研究推进会上,笔者执教了这节课,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现场连线点评了这节课。他说,张冬梅老师的这堂课显示了小学阶段数学实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①数学的眼光;②数学的思考;③数学的表达。
  (2)体现很好的趣味性、参与性与合作精神。①实验是有趣的:从喜欢上数学课到喜欢数学;②实验是一种多层次的活动:给每个人提供机会;③实验需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反映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思维特征。①小学数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实验观察、归纳猜想、简单应用;②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直觉经验;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体验发现数学的乐趣。
  鲍教授的肯定给了笔者无限的鼓励,对于数学实验在本课的价值,笔者也颇有感悟: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教材是这样引入小数的:4分米是4/10米,还可以写成0.4米;5分米是5 /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如果只是这样直接地“告诉”,学生就少了一些真切的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本课的三个数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恰当的问题情境,给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在“实验研究一”中,让学生用1米长的纸带去测量不满1米的彩带长多少米,学生在测量中遇到了困难,主动进行思维碰撞,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于是,在主动探究中,“十等分”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事件”。“十等分”成就了小数,也成就了学生对小数的感悟。知识呈现方式的改变,不仅沟通了“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内在联系,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真切感受到了小数产生的必然性、体悟了小数与十进制计数法的统一。
  2.从统一化要求到个性化学习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求异,发表自己的看法,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实验研究一”中,当学生遇到测量困难时,我们听到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咦,不满1米呢!”
  “大约有这1米的1 /3吧,我们来比比看是不是。”
  “还不满1/3,我估计是3分米左右。”
  “估不一定准,到底是几分米呢?我们可以把1米分成10个1分米来量呀。”
  …………
  很显然,尽管学生最终都完成了关键事件“十等分”,但开放的实验中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却是极具个性化的。数学实验改变了儿童学习被动的、碎片化的现状,引导儿童的学习更加自主、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呈现出一种儿童个性化学习的新样态。
  3.从离身思辨到具身体验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不同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差异性大,对相同知识理解程度受限,造成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感与恐惧感。数学实验以“具身”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身体出发,帮助学生认知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实验研究三”中,学生通过共同协商,想办法测量出了纸飞机飞出的距离,其间也收获了丰富的具身体验。“我们的飞机先飞了3米,这是一个整数,可是它后面还飞了一小段,不满1米,我们把最后这个1米的纸带十等分,才能知道这一小段是0.2米,这样就可以知道一共是3.2米”我们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到,数学实验的具身行动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测量,获得“3.2米”这样的结果,更是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为什么会分成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明确了两部分产生的原因。而数轴的雏形也在实验的过程中直观显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每两个整数之间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小数。当教师追问“如果纸飞机飞出的米数也不是整分米数,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时,学生在具身体验中获得启发,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答案:继续把1分米十等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数学学习,形成感悟应放在第一位,掌握概念或建立法则应放在第二位。训练与感悟相比,层次要低得多。这里,数学实验的具身性体验能帮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悟。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数学实验,改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概念,明晰概念的意义内涵,在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发展思维,成就智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自然条件下,母鸡身上的共生微生物菌群会水平转移至雏鸡体内。然而,在现代家禽生产系统中,有益菌很少在雏鸡出壳时就定植在动物肠道中,因为出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考虑要确保出雏室内的环境处于原生态水平。因此,雏鸡一旦离开出雏室,其肠道中微生物的定植就依赖于环境。  关键词:家禽;益生菌;应用  中圖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7-0013-04  1日
中图分类号:S815.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1-0019-01  从目前的饲料成本和瘦肉猪期货价格来看,对于自繁自养的养猪企业而言,在未来12个月中每头生猪的平均潜在利润大约为20美元。考虑到行业的干扰,20美元的利润是一個非常令人兴奋的价格,表明我们的养猪行业正在扩大。  供应和需求的一个真正的指示剂是早期断奶仔猪和架子猪的现货价格。上周,体重18 kg的
通常采用加热的刀片或红外线断喙器进行的断喙方法目前正处于审查之中。Dirk Mertens对Roxell公司生产的自然磨喙料盘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这种断喙方法可以在肉种鸡采食期间持续地控制喙的生长。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1-0041-02  断喙是被用作减少因啄羽而引起损伤的常用解决方法。然而,由于人们对动物福利关注度的提高,常规的断喙
广州博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善生物”)成立于2007年,目前产品聚焦于发酵产物类制品和有机微量元素。该公司的宗旨是致力于成为“营养性发酵制品专家”,打造“保健
1 大量生猪  美国农业部9月1日的季度生猪报告称,美国的生猪存栏量已经达到新的高度(表1)。  美国9月1日的生猪存栏为6 840万头,比去年增加4 %并到达历史新高度。恭喜大家!我们的供应量达到了新的高度,显然,我们必须对猪肉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美国的种猪群存栏高达599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 %。一些学者曾认为会出母猪群的迅速扩张,相比之下,增幅并不是很大。  当然,增加的4 %的生猪并
摘 要:母猪是养猪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养猪场生产的起点和利润的源泉。养猪场要保证生产的可持续 性,需要合理配置胎次结构,即母猪要保持一定的更新率。但是,母猪的淘汰和更新更要立足现实,在疾病控制和健康管理作为生产主要矛盾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有利于实现猪群健康、成本控制和良好生产成绩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母猪;胎次;更新率;使用年限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既是生产起点又是盈利的源泉,
摘 要:清洁和消毒与鸡群最终的生产性能存在着直接的关联性。消毒方案必须简单易操作,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消毒剂,消毒后需对消毒方案进行评定,以确保鸡舍清洁。  关键词:清洁;消毒;鸡舍;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9-0005-02  为了利用肉鸡不断提高的遗传潜力,在鸡舍温度、通风以及饲料和饮水管理方面为其提供最佳的环境条
2018年12月7-9日,由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辽宁省饲料工业协会、吉林省饲料工业协会、黑龙江省饲料工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饲料工业协会、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辽宁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畜牧兽医局支持的“2018(第十五
【摘要】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前提是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准确把握。“利用圆设计美丽的图案”是修订后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新增的内容,意在使学生通过深度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深入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这一意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
【摘 要】“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这一变化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必须具备洞察单元整体联系的意识,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将单元内看似形散的教学内容统整成为一个有机而连环的整体。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要素”落实的“教—扶—放—用”的整体思路, 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怎么教、怎么扶、怎么放、怎么用的问题。  【关键词】统编版语文教材 “人文主题” 单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