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英语翻译策略

来源 :福建茶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00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茶文化交流标志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迈入新征程中,真正实现以茶文化为引领的文化传播格局。基于此,文章以英语翻译在国际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指出国际茶文化交流中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对英语翻译策略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妇科止痛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效果。方法: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用妇科止痛颗粒,对照组用妇科再造胶囊。结果: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下降,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上升,且在治疗第3疗程时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VAS疼痛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上升幅度更大(P<0.05),且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妇科止痛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
“踏粪法”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卷前《杂说》,原意是在冬季将农作物秸秆铺垫于耕牛脚下,让其与耕牛夜间排泄的粪便混合,通过践踏、收集、堆聚,形成“复合肥料”。后世文献有的直接引用“踏粪法”原文,有的则间接转述其技术要点,一直延续至清末。在传承过程中,踏粪技术也被不断改造、变通与扩展。至明清时期,垫圈材料突破了农作物秸秆的局限,还包括青草、干土、草木灰、作物根茬等;踏粪的动物则由原先的耕牛扩展到猪、羊、马,乃至“六畜”;积肥的时间也从原来的冬季延展到全年;甚至积肥的场所也突破了圈舍的空间范围,凡牲畜经常活动的区
中国古代在生铁冶铸技术基础上建立了发达完善的钢铁冶金技术体系,灌钢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梳理了与灌钢有关的文献记载,认为早期的灌钢工艺往往以制作高品质刀剑为目的,目前所见最早的直接记载灌钢的文献出于唐代苏游,宋代与明代的详细记载表明灌钢工艺经过一定程度的简化与改进。本文认为,目前被判定为灌钢的样品可能并非合格的灌钢产品,模拟实验对理解灌钢样品显微结构特征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从更深层的角度考虑,灌钢与中国古代以“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古文献及文物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模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
苏柯仁是清末民国初期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在华期间他对中国多个地区进行了深入的博物学考察,尤其是1913—1915年对东北地区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苏柯仁的自传、著述、信件及相关报道等资料,首先对苏柯仁的成长环境和博物学机缘作细致梳理,揭示他来华进行博物学考察的原因。然后围绕他在东北地区的考察,分析其考察目的与时代背景,还原四次考察路线,介绍相关考察成果,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成果对中国生物学发展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历宗算会》是明代著名学者周述学辑撰的一部传统数学著作。该书在对测望问题的理解和整理上显示出的特点值得关注,但前人极少涉及。文章对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指出周述学将杨辉算书中有关证明和附图蕴含的基于出入相补原理的容横容直原理作为他理解一系列测望算法的依据,按照单表测望、重表再望、重矩测深、三望、四望等大的类别对算题进行重新分类,并统一以测量工具加上算法中用到的条件来命名,而每个大的类别下又按照当人目高为0时和当人目高不为0时、正测广和斜测广,以及测望一处和测望两处等更细类别对相关算题进行重新组织。相比于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组术后加用四黄散外敷。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疼痛消退天数以及骨折愈合周数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
目的:观察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复方组和对照组各40例。复方组服用复方伤痛胶囊,对照组服用三七活血丸。结果:治疗24h、48h后,两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组肿胀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伤痛胶囊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
采茶舞曲作为我国特色的舞种之一,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生活。采茶舞曲中,其音乐艺术元素丰富,汇集成形式种类多元的采茶舞曲模式,彰显着音乐艺术价值性,值得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传承与弘扬,也推助茶文化、茶思想的普及,促进人群体及个体的发展。对此,分析采茶舞曲的音乐艺术的风格,论述采茶舞曲的音乐艺术的特征及价值,并提出采茶舞曲的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药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芍药甘草汤加味药浴,对照组给予踝关节牵张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后足内翻角、肌张力MAS评定分级、FMA评分、Brunnstrom分期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药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可显著缩小内翻角、降低肌张力并提高下肢运
我国茶文化发展与沉淀多年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格局,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当下也加快了茶元素应用。当前茶元素已经在多个行业有所应用,在服装设计中加以融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设计元素,设计出与现代消费者审美意识相符的服装产品。基于此,本文就围绕茶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