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旨在比较FAA混Ⅲ与混Ⅱ型50th分位男性假人在动态冲击下的动力学响应.首先,基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物理假人头部、腰椎及安全带的动力学响应;其次,建立FAA混Ⅲ型多刚体
【机 构】
:
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 300300 天津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 300300 天津;天欧汽车工程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200120 上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旨在比较FAA混Ⅲ与混Ⅱ型50th分位男性假人在动态冲击下的动力学响应.首先,基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物理假人头部、腰椎及安全带的动力学响应;其次,建立FAA混Ⅲ型多刚体假人动态冲击模型并验证了其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FAA混Ⅲ型多刚体假人0°冲击模型,分析了安全带角度对假人关键部位X向峰值位移和安全带峰值载荷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冲击下,除了头部重心加速度外两种物理假人的其他部位的各响应项差异性在9%之内,在航空座椅适航取证时,使用FAA混Ⅲ型假人评估乘员头部损伤情况更为严酷,在这两种适航验证工况下,数值模型总体上可以反映物理假人身体关键部位、安全带和椅盆的响应;在0°冲击下,随着安全带仰角和张角的增大,安全带峰值载荷和假人整体X向峰值位移线性增大.
其他文献
以双轴四自由度简构车辆和简支梁桥为对象,综合考虑车辆前后车轮与桥面贴合和分离的情况,建立以车轮与桥面位移相容条件为判别依据的跳车分析模型.当车轮、桥体、桥面不平度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研究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及氯胺酮对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影响。并观察依托咪酯和氯胺酮对共培养神经元突触的影响。
方法
基于细观力学建立了混凝土的2D随机骨料模型,应用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模拟了混凝土在单轴拉伸和压缩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和裂纹的萌生扩展.通过变参数分析,研究了粗骨料形状和面积
为揭示地应力环境对周期注水应力改造提高压裂效果的影响规律,以黑龙江双鸭山矿区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克服煤系页岩非均质性,利用相似比制作型页岩试件,开展了实验室真三轴水
基于模态柔度矩阵曲率范数差构造了一种损伤识别新指标.首先对损伤前后柔度矩阵按列、行分别求两次曲率,再对曲率矩阵的列向量求2-范数差,得到2-范数下各节点的损伤定位指标
基于分数阶微分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同时考虑受硐室掌子面影响的围岩应力释放效应,根据Laplace变换、分数阶微积分理论、Mittag-Leffler函数,推导了圆形硐室黏塑性区半径、应力
为提高复杂航空构件疲劳寿命的分析精度,降低对试验的依赖程度,本文基于考虑局部应力状态的损伤力学理论,利用USDFLD子程序将损伤控制方程嵌入ABAQUS中,对航空挡块结构的疲劳
研究PP(Polypropylene)球形颗粒在旋流场中的力学行为,需要一个比较理想的、稳定的旋流场,为此采用了特殊尺寸的实验转鼓.根据PP球形颗粒在这种强制旋流场中的实验现象、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