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职财经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物资学校财经商贸专业群建设为例

来源 :广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广西财经商贸专业群多能、多岗、多证的新时代“1+X”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广西物资学校财经商贸专业群的建设情况,提出建立深度校企合作的“双元三融四阶”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推动财经商贸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符合其需要的技能人才。
其他文献
3月24—25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宏葆赴攀枝花市督导检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3月24日,刘宏葆一行来到米易县白马镇颛顼龙洞景区检查森林火灾防控工作。进入景区大门,在卡口值守人员的引导下刘宏葆用手机扫描了进山二维码并填写了《进山人员登记表》。刘宏葆一边听取工作人员的汇报一边详细询问游客数量、隔离带位置、日常监控方式、林下可燃物清理面积、附近林相与树种、护林员是否使用熊猫护林员APP等问题,工作人员一一作了回答。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近视率达80%,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次为10%。随着我国近视防控局面愈发严峻,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近视,而这其中1/3将会是中国人。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建议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包括视力状况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北京眼科医生陶勇也提醒大众,青少年在近视后,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新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
泱泱中华,孕育东方文明;魏巍神州,哺润浩瀚竹林。大美山川,龙孙婆娑秀灵;万千景象,凤尾婀娜风情。天地悠悠轮回,乾坤朗朗辉映。山水之间,汇聚日月星辰;竹子之林,彰显民族精神。竹生华夏,福泽黎民。锦绣震旦,竹色无垠。地生丹霞土,天降祥瑞林。东来紫气,吴越有筜森;西起仙霞,巴蜀据竹箐;南望彩霁,云贵添翁郁;北生虹阳,河津长芳茵。何止安且吉兮,更有长久安宁。赤水风华,桃江烟云。永安誉天下,建瓯冠八闽。蜀南之海洋,天府之丘陵。四季更替,三阳开新。至若春和景明,碧波无垠;抑或夏至花开,绿畴成荫;当遇秋高气爽,层峦丹青
“大思政”是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新理念,大思政理念要求打通学科间及教学与管理间的隔膜,将其整合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政工作体系之内,形成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工作格局。在大思政格局下,学生管理工作被赋予了育人的新使命,成为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深入分析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利弊,探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在当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探究耕作和施肥方式对西北半干旱区饲用玉米(Zea may L.)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饲用玉米陇饲1号为材料,设置传统旋耕、立式深旋耕2种耕作方式以及单施化肥、有机肥替代化肥2种施肥方式组合,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的耕作和施肥方式对饲用玉米土壤贮水量、花前花后耗水量、单株鲜重和干重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旋耕相比,立式深旋耕能够降低饲用玉米0~3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提高花前耗水量,
本文以百色市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提出“互联网+”大环境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创新项目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助力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推广;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直播带货能力;争取校外支持与合作,共同搭建比赛平台;结合学生文案、创意等能力提升,推动百色市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打造。
本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提出新工科人才规格定位,确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有效培养途径,论述共同招生、协同育人、共享资源、共建课程、共同评价、共用师资、共建育人平台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为高职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本刊讯1月11日,以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唐锡海教授为组长的自治区教育厅调研组一行5人赴横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2021年全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需求调研工作。横县教育局分管领导、横县职教中心校长陆泽恒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调研活动。
本刊讯2020年12月10-12日,由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南宁召开。本次论坛以“质量·融合·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的380位主要代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勇齐,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南宁师范大学校长李传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
本文以桂林旅游学院英语专业为例,从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之理想与现实出发,针对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课外学习缺乏指导、教学测评方式单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评估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听力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听力课程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