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阅读课——浮沉初探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最后一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寥寥数笔带过了空气受热膨胀与盐水选种的相关知识,本节课就是从以上线索出发,重新组织素材进行阅读拓展。学好这一节内容,既能引导学生对浮沉现象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又能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了解实操中的细节与智慧,进而体验科学的美妙并激发理科阅读热情。
  学生情况分析:
  1.自然情况与已有基础:从掌握的知识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体积、密度的相关知识,但是对浮沉现象仅有很少的生活经验,对浮沉的认识还模糊不清。
  2.存在困难:学生尚未学习受力分析、运动和力、压力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存在许多知识断层;学生在阅读速度、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
  3.解决方案:通过课前阅读与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和初步体验浮沉现象;通过课上的阅读材料、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恰到好处的实验,引导学生厘清思路;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组内与组间交流、生生互动、学生展示,达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描述、识别浮沉状态,并画图表示;2.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验,体验几类控制浮沉的方法;3.学生通过阅读与实验,分析浮力的应用方式;4.学生通过阅读与分析,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浮沉应用有所认识,并通过课后阅读了解372潜艇化解险情的科学决策与感人事迹;5.体验阅读学习过程,逐步形成阅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识别浮沉状态,初步了解浮沉的应用。
  教学难点: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归纳控制浮沉的方法。
  主要教学过程
  环节1:实验引入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和教师同时将一个乒乓球和一个鸡蛋从水面自由释放,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接着,再将一个改造过的乒乓球从水面自由释放,学生发现乒乓球沉底了。提问:为什么乒乓球可浮也可沉,鸡蛋能浮起来吗?引出课题:让我们一起开启浮沉之旅吧!介绍背景图片: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南海阅兵,排在航母前面可浮可沉的核潜艇可谓大国重器。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感受学习物理要观察、描述、区分现象,并努力发现隐含的规律与道理。潜水艇图片既有视觉冲击力又为本课难点与课后阅读素材做铺垫,同时也渗透国防教育。
  环节2:浮沉识别
  教师:【点评课前阅读】点评课前阅读的完成情况,即阅读浮沉子的制作并制成实物。请学生代表用自制浮沉子,展示上浮、悬浮和下沉现象。
  学生:【画出浮沉状态】在学案上补画另外两种状态并标出状态名称,在小组内分享、纠正。
  教师:【展示过程】用微信捕捉学生画图的情况并及时投屏,进行纠正。接下来,用线拉着金属块,当浸没或浸入水中,进行“真假悬漂”分辨。提问:浮沉只发生在液体中吗?
  学生:【展示课前阅读】结合课前阅读气体中的浮沉,并说出我们在教室的空气中所处的状态。
  设计意图:用课前阅读材料中的实验制作引导学生体验、观察、识别浮沉;阅读材料中的孔明灯介绍,可帮助学生联想到气体中的浮沉现象。
  环节3:浮沉分类
  教师:【演示实验】展示自制彩色分层液体,引导学生全面关注浮沉。
  学生:【对浮沉分类】小组讨论,对浮沉现象进行分类,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进行展示,广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小组间相互质疑并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浮沉进一步思考;联系分层问题为课后阅读做铺垫,并引出浮沉控制。
  环节4:浮沉控制
  教师:浮沉还可分为可控浮沉与不可控浮沉。下面,请阅读可控浮沉之“盐水选种”。
  学生:【课中阅读】按照要求分享文中有收获的部分,或提出问题进行组间问答。如盐水连续使用多次时应适当加盐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古代没有密度计,如何知道所配的盐水符合选种要求呢?
  教师:【展示阅读过程】用微信捕捉学生的阅读批注并进行点评,再播放纪录片《盐水选种》,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分组实验】依照“盐水选种”做鸡蛋浮沉实验,并归纳控制鸡蛋浮沉的方法。
  教师:【演示实验】还有其他方法控制浮沉吗?将金属圆柱体塞入气球,将气球嘴与导管一端连接并系紧,放入水中下沉,再將另一端放置水面外。请学生通过导管在水面外一端,向气球内打气、再抽气,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
  学生:归纳控制气球和圆柱体浮沉的方法,并仿照分析鱼是如何改变浮沉的。
  教师: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改变浮沉呢?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进行讨论分析后,再观看视频,这样理解得更加全面。将阅读与实验结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浮沉控制的体验,加深理解。
  环节5:浮沉应用
  教师:【演示实验】潜水艇是载人的,能否像前面那样靠改变体积来实现浮沉控制呢?介绍实验装置,并请学生代表参与潜水艇的浮沉实验。
  学生:【归纳举例】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说出让潜水艇浮和沉分别应该如何操作,并进行解释,然后按要求说出其他潜水器的名字,如蛟龙号。
  教师:所有潜水器都是靠充水和排水来实现上浮和下沉吗?可以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接下来,再了解气体中浮沉的应用。【课中阅读】请阅读热气球文章,并完成任务。【展示阅读过程】用微信捕捉学生的阅读痕迹,并进行点评。
  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课中阅读】阅读“孔明灯”实验说明之后,分享实验操作的安全事项与操作细节。【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让薄塑料袋飞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潜水艇实验,再阅读热气球文章,了解浮沉的应用;再通过阅读并操作“孔明灯”实验,加深对气体浮力的认识。   环节6:浮沉感悟
  学生:【小结收获】整理器材,小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相互进行补充。
  教师:人生浮沉乃常情,要打破思维的禁锢,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控制人生浮沉的钥匙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坚持正向修炼和改变自己,终将会迎来柳暗花明!希望你做一颗饱满的种子,遇见最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阐述感悟,梳理所得;教师小结把物理与人文结合更有意义。
  环节7:布置作业
  1.完成“372潜艇深海自救”的课后阅读,下节课小组展示;2.在家观察煮饺子的浮沉现象;不限器材,自制潜水艇;3.去科技馆体验模拟鱼和潜水艇浮沉、蛟龙号等潜水器等相关展品;4.推荐阅读书目《体验科学》《乐高玩机械》。
  设计意图:将本课所学进行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
  本节课采用阅读与实验结合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习体验。在学生没有学习力的概念、不做受力分析的情况下,大胆地選编阅读素材,通过课前阅读与实验,激发兴趣、创设情境;通过课中阅读与实验,引导学生对浮沉现象进行观察与描述、区分与分析,充分感知浮沉现象;通过课后阅读,既让学生初步了解372潜艇自救的原理,同时也通过这个感人事迹体现家国情怀。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圈、点、画、批的阅读习惯培养。教师通过不断引导的方式推进学习内容,搭建思维台阶,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实验之间思考、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地对浮沉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也有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欲望。
  点评:
  本节课对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设计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阅读三个维度。在阅读素材的选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有大量原创内容,尤其是把实验操作也用文字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先阅读再表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落实理科阅读要求的同时,又对文本内容进行提问,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创新和深度思考能力。
  本节课坚持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特点,努力找到阅读与实验的契合点,阅读与视频的连接点,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节课的思路清晰,问题的设置系列化、层次化,每一层级问题都是基于前面问题的深化,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节课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交流、汇报以及教师的点评都很有成效,作业的设计有创新,从群文阅读向整本书阅读发展。当然,本节课在内容安排、时间分配、详略处理上还有调整的空间。
  总之,本节课是一节促进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的研究课,有许多新的理念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值得借鉴。
  编辑 _ 汤灏
其他文献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撤销。后来,为便于军队的管理和指挥,加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88年又恢复了军衔制。下面就我所知道的我军实行军衔制特别是恢复实行军衔制的一些情况作简要回顾。    邓小平提出恢复军衔制    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1951年1月,空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培养女航空员(现统称为飞行人员)的决定,先后从华东军政大学、中南预科总队、华北预科总队挑选55名女学员,安排到东北牡丹江空军第七航校学习飞行、领航、通信和机械专业,她们于该年11月正式毕业,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女航空员(现统称为飞行人员)。在这50多名女学员中,有14朵金花圆了翱翔蓝天的梦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为中国妇女开辟了一条通天大道。我是
1984年10月31日,被称为印度铁娘子的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在印度独立后的60年,甘地家族的祖孙三代都先后出任过印度总理,执政时间长达40年。这样显赫的家族不仅在印度独出一家,在世界政坛也属罕见。更让世人惋惜的是,这一家族也像美国肯尼迪家族一样曾被暗杀的阴云笼罩。在英·甘地遇刺7年之后,她的儿子拉·甘地也遇刺身亡。显赫的地位和悲剧的命运使这个印度第一家族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有一位老人曾和
1981年下半年,苏联对波兰进一步加大了施压的力度,扩大了施压的领域。苏联对波党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代表大会的进程和结果极不满意;对波兰团结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特别是它向东欧各国劳动者发出的呼吁书反应强烈。在波苏两国政府间谈判1982年贸易协定时,苏联明确地表示出将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的意向。来自苏联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大,难以招架。波党领导陷于内忧外患的交困
河南,对于习仲勋来说,具有多重含义。这里,既是他的祖籍地,也是他人生落难时的“休养地”;既是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付出心血的希望之地,也是他获得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感恩之地。在这里,他曾经深入工厂、矿山、农田指导工作;在这里,他曾经深入群众中了解冷暖,如实向中央反映百姓疾苦;也是在这里,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人间真情和友谊。如今,习仲勋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在中原大地上留下的足迹,他与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
《梁启超论教育》  作者:梁启超  选编:陈漱渝、宋娜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梁启超關于教育的演讲和文章集,主要内容为梁启超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他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及对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的重视等,迄今仍有现实意义。  书后附有梁启超教育年表,便于读者全方位了解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精髓。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重要的教育阶段,逐步对教学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科学方面的知识,则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结合就成为教育中的一个契合点。文章针对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结合进行分析,希望为小学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语文课程;有机结合一、前言  小学科学和小学语文都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它们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契合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巧用多媒体等策略,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提取文章要点,进行深入思考,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
学校始终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年轻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积极营造“在辛苦与快乐中成长”的工作氛围,倡导“尊重 公正=快乐”“实干 巧干=效率”的工作原则,力求在教师中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第一,推行两个模式,让教师发展有重点。  “教研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究模式。围绕“打造高效自主课堂”这一教学研究重点,学校每学期确立1-
【摘要】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是有效地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入数形结合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相遇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地分析题目,建立等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关键词】相遇问题;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