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新增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这一规定要求检察机关对逮捕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必要性的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予以变更强制措施。这一规定对于保护人权、加强司法监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制度必将带来实践中具体操作的问题,文章拟对第93条的理解和适用进行分析,以求更加完善。
  [关键词]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研究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这一规定使我国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基础和框架得以确立。鉴于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一捕到底”、“一押到底”的现象,构罪即捕、以捕带侦、超期羁押仍是常态。因此,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写进刑事诉讼法中,不仅能够规范司法机关的羁押行为,更具有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作为一项新的规则,对其的理解和适用需要进一步细化,本文拟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未来完善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
  一、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新刑事诉讼法第2条新增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原则,而原则性条款并不能直接适用,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就是落实保障人权的具体措施。逮捕作为一项强制措施,本身不具有惩罚性,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刑罚的有效执行。一般国家的立法和理论均认为,羁押只具有程序保障的功能,而不具有实体惩罚的性质。①根据无罪推定的原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认有罪。这说明在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享有人身自由不被限制的权利。司法实践中,随着诉讼程序的推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社会危险性等问题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重新审查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性。所以,对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是对人身自由权的尊重和切实保障。
  (二)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是司法监督机关,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又一项监督职能。这项规定给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维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利益。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
  实践中,司法机关普遍存在“有罪推定”的办案思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意、损害后果等因素不加以分析判断一律羁押,这不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求。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要求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行为综合分析,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同时,较之捕前,捕后有更充分的时间对社会危险性进行审查,因此,在此期间内设置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可以及时修正适用逮捕措施的瑕疵,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四)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
  近年来,高羁押率使看守所不堪重负,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可以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解除羁押,缓解看守所的压力,从而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同时,部分犯罪嫌疑人基于该制度,为获得人身自由,试图通过坦白、检举揭发、协助取证等手段让检察机关在羁押必要性审查过程中重新审视其社会危险性,以获得变更强制措施的结果,上述行为客观上可以大大提升司法效率。②
  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93条确立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对这一规则的理解和适用有待进一步细化,才能更好地实施以达到立法本意。以下是对《刑事诉讼法》第93条内容的具体分析。
  (一)程序启动方式
  根据第93条和其他相关规定,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应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人民检察院依职权主动启动审查程序; 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依法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
  首先,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是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行使法律监督权的体现,这项工作应当纳入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职责范围内。其次,刑诉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 618 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时应当说明不适宜继续羁押的理由,有相关证据或者其他材料的,应当提供。”根据这些相关规定,依申请审查也是启动的途径之一。
  (二)审查主体
  新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由检察院哪个部门具体负责,对于这一问题学界争议较大。
  第一种观点认为,侦查监督部门负责比较适宜。侦查监督部门负责批准逮捕和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性质了解,熟悉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有利于全面审查。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侦查监督科、公诉科共同落实,分阶段执行。理由是这两个部门分别在批捕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都有案卷在手,对案件进展充分掌握,能够及时发现不必要羁押的情况。第三种观点认为,由监所检察科负责执行。理由是监所检察科有工作便利的优势。驻所检察人员对刑罚执行或监管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随时掌握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诉讼阶段、案件情况等。③
  笔者认为,应当分阶段对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即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部门在监所检察中发现不需要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意见,报经检察长决定。有学者提出,侦查监督部门审查羁押必要性会存在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问题,这不符合权利设置的原理。但是,应该注意到,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针对的是“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而非“初始”羁押的必要性,审查机关是根据“此时”掌握的情况对案件进行审查,而不涉及对犯罪嫌疑人当初羁押必要性的审查。④公诉部门负责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对案件情况熟悉,由其审查羁押必要性也是合适的。而监所检察部门不直接参与办案,要求其进行审查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不需要羁押的情况,可以向检察长汇报。   (三)审查内容
  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内容,主要是考察在押犯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其重点就是在押犯释放后是否会对社会有危害性。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思想情况:是否有悔罪表现,是否有自杀倾向等;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是否是未成年人或老年人,是否是怀孕哺乳妇女,以及有无疾病不能自理等;3.量刑方面:根据现已掌握的犯罪事实和情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4.社会危害性方面:是否还存在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新的犯罪,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串供,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自杀或者逃跑的可能性;5.被害人及家属的态度:是否得到被害方的谅解,是否积极履行赔偿等;6.是否超期羁押等。
  (四)审查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93条并未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式作详细的规定,国内外对此都有不同的做法:英、美、日、德、法等国家多采取言词审查原则。由法院主持开庭,通过质证、辩论、询问等方式对是否继续羁押做出决定。我国有学者提出采取听证的方式,给在押犯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检察机关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作出是否需要继续羁押的决定。但是听证需要耗费过多的司法资源,在我国很难实现。还有一种观点是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后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对各个方面情况进行打分,并确立一定的标准,符合一定条件的就可以解除羁押。这一方法的好处是审查标准较为客观,不带有办案人员的主观性,易于操作。但是,要实施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量化,需要一套完善的量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综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书面审查为主,言词审查为辅的方式。办案人员通过案卷等书面材料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情况进行审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但是缺点在于具有封闭性,不利于查清情况。所以,在必要时需要采取言词审查,即向承办该案的侦查人员了解案件侦查进展情况,向本院的监所部门了解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表现情况、思想动态,听取被害方的意见,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亲自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讯问,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审查新的证据。
  三、完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思考
  《刑事诉讼法》第93条明文规定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这是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为检察机关加强司法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作为一项新增制度,该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司法实践中有待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制定有关实施细则,把该项制度细化、增强可操作性。
  (一)审查期限的问题
  第93条并未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期限,是随时可以启动程序还是定期审查法律并未明确。这一缺陷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检察机关拖延、推卸审查责任;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辩护人任意提出审查申请,给检察机关造成较大压力。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定期审查的做法,例如英国,除因法定原因推迟审查外,第一次审查不得晚于首次决定羁押后 6 小时,第二次审查不得晚于第一次审查后 9 小时,后续的审查间隔不得超过 9 小时。在德国,对于没有辩护人的被指控人,在被羁押后三个月内未申请羁押复查也未提起羁押抗告的,法院应当依职权进行羁押复查。⑤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逮捕前已经有较严格的批捕程序,捕后出于维护司法权威的考虑,不宜在过短的时间内变更决定。笔者建议,应当在捕后一个月审查较为合理,因为在侦查环节,检察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后,侦查机关有至少两个月的侦查期限,捕后一个月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已较为稳定,案件进展日趋明朗,这个时候审查羁押必要性比较适宜。
  (二)建议性审查问题
  目前第 93 条规定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一种建议性的审查制度而不是决定性的审查制度。显然,这是不符合法治原理的。未来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从建议性审查走向决定性审查,即检察机关或法院一旦认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应当继续羁押,就应当通知办案机关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办案机关应当无条件执行。⑥
  (三)健全配套机制
  要使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更完善,单靠第93条是无法实现的,还应该健全其他配套机制。首先,转变审查的重点及理念。随着犯罪率的增加,检察机关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如果对每个案件都详细审查必然不太现实。笔者认为应将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心放在轻型犯罪案件上,因为轻型案件的犯罪分子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小,判决结果较轻,故应重点审查这种情况下的羁押必要性。其次,完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相关规定。目前,逮捕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风险大、成本高、适用率低,办案机关不敢用也不愿用,从而导致“构罪即捕”的现象成为常态。进一步细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规定,增强可操作性,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变更强制措施。第三,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和
  回访帮教机制。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审查部门应在变更强制措施后积极开展回访工作,到犯罪嫌疑人所在的社区、工作单位、家中,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情况。
  四、结语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新增的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利益的保障,也强化了人民检察院对逮捕活动执行的监督,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其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有待进一步细化规则和其他相关措施。
  [注释]
  ①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 :272.
  ②鞠晓曦,朱炎.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的意义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2-07-02(6).
  ③侯立兵.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理解与执行[J].世纪桥,2012,(21):54.
  ④⑥顾永忠,李辞.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理解与适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1):78.
  ⑤邓光荣,汪波平.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J].法制博览,2013(2):169.
  [参考文献]
  [1]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72.
  [2]侯立兵.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理解与执行[J]世纪桥,2012,(21):54.
  [3]顾永忠,李辞.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理解与适用[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1):78.
  [4]邓光荣,汪波平.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J].法制博览,2013(2):169.
  [5]于同良.检察机关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3(1):8-10.
  [作者简介]赵华莹(1990—),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级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证人具有作证的义务,亲属应当免除作证的义务。中国传统法律体系就有亲属拒证权的制度。亲属拒证权是对人性和常理的回应,是缺乏期待可能性的体现,是权衡证据制度所追求的价值的结果。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虽然对亲属拒证权有所涉及,明显进步,但略显粗糙,文章侧重对亲属拒证权的法理进行探讨,此项权利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亲属;作证;期待可能性  引言  亲属拒证权是否应该由法律明文规定一直是刑事
期刊
[摘 要]依靠揭发检举与本案毫无关系的另一个犯罪行为,就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有悖刑法基本的公正观念,也对本案的被害人不公平;刑罚不能等量置换,应当考虑揭发者的悔罪表现和线索来源。  [关键词]立功;立功折罪;刑罚报应  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的规定,立功是指犯罪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情形。立功制度是中华法系一项特有制度,最早甚至可以追溯
期刊
[摘 要]工伤保险是对劳动者受到的职业伤害实行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工伤保险机制,能使受到职业伤害的劳动者及时获得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并分散雇主在劳动者职业伤害上的风险责任。文章结合案例就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排除情形作些探讨。  [关键词]工伤保险;适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8月20日,A公司职工沈某无证驾
期刊
[摘 要]我国《物权法》明确了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存在,但是并未就动产用益物权的法定类型加以明确。笔者认为,《物权法》对传统不动产用益物权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仅以动产用益物权制度与动产租赁权制度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动产用益物权制度的正当性问题。  [关键词]动产用益物权制度;动产租赁权制度;制度优势  一、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概述  古罗马时期就存在具体的动产用益物权制度。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
期刊
[摘 要]因为“按责赔付”条款,保险公司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争议,广大车主要求取消该条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此前已有司法系统通过判决认定其属无效条款:被保险人无责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也应该赔付,然后获得代位追偿的权利。文章就代位求偿原则以及在商业车险中是否应该应用,该如何应用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车损险;代位求偿原则  代位求偿权,又称代位追偿权,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
期刊
[摘 要]因果关系的判断是刑法理论历来难解问题之一,引起了相当长时间的争论与思考。在此领域,两大法系的研究存在共通之处,即多数学者认为因果关系的判断应包括事实层面及法律层面两方面的判断,而法律层面的判断标准是主要争议之所在。然而一方面将因果关系仅定位于联结行为与结果的纽带,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在因果关系的确定过程中掺入归责的判断,使其承担不能承受之重,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客观归责理论能够在
期刊
[摘 要]新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正日益严重地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文章首先列举了这一现象的危害,随后系统论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认为要解决这一现象需要从利益的角度、思想的角度、政策本身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转型期;政策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我们的党和政府
期刊
[摘 要]中国同性婚姻的问题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同性婚姻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层次思考在法律的框架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同性恋者的权利。即婚姻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一个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权利”。为此应当以退为进,建构婚姻的替代制度(民事伴侣和契约婚姻),以功能主义的视角真正探讨婚姻和其他替代制度“具体意味什么”。笔者以“未知结构”为立场,不对文化冲突作简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民间借贷愈演愈烈,作为一种资源丰富、操作简洁灵便的融资手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民间借贷在中国缺乏制度保障,放贷人可任意设置利率而不受法律监管,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逐渐演变为违法的高利贷活动,从而造成极少数人获取暴利,大多数人则利益受损,有些人甚至是血本无归。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温州地区
期刊
[摘 要]近代以来,由于水上居民的所于弱势地位,他们为寻求庇护而选择信仰天主教。建国后,水上居民陆续上岸定居,不同的宗教信仰成为水上与陆地族群的边界。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族群的人们对各自信仰的包容性增大,宗教因素已经模糊,水上居民与陆地居民的族群区分将成为历史。  [关键词]族群边界;宗教信仰;水上居民;天主教  现在一般研究者对于族群所下的定义:族群是指一群因为拥有共同的来源,或者是共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