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仪式在现代政治中的再现:1934年长沙祈雨背后的地方与国家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xiao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仪式在现代地方政治中的再现,离不开地方社会的推动和权力机构的合作.而地方政府参与其中的程度,则可彰显出地方自主性的大小.1934年湖南大旱,在长沙四乡农民的呼吁与湖南省区救济院的组织下,"地方神明"陶真人和李真人进入长沙城祈雨.湖南省政府在舆论的批评声中和中央政府的禁令下,通过一系列祈雨合法性的建构,毅然选择了支持祈雨.湖南省政府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地方社会形成了密切的合作机制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有关.地方社会力量的强大是1934年长沙祈雨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从国际关系视野考察14年中国抗战,"国际抗战"既为一种研究视角,亦是全面抗战发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形成的一种抗战的态势,它是全面抗战的重要阶段.中国抗战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英美调停暂时遏制了日本对中国进一步的军事侵略,但中国东北的沦陷却引发了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吞与蚕食.抗战时期的中德关系为国民政府对日抗战准备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苏联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三年对中国提供的巨大军事援助使得中国抗战得以持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笔者认为蒋介石决心固守南京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争取
随着历史社会学在中国的初兴,从费孝通“双轨政治”入手,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开始着力于对传统社会的封建与郡县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寻求社会学更广阔的历史想象力.“双轨政治”作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根据民族抗战和政党建设的需要,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干部培养机制,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这个时期两党的干部培养问题,学界鲜见横向宏观的比较研究.本文拟从宏观和横向比较的角度,探析全面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干部培养机制,为我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期刊
清末十年,新型知识分子以报刊为媒介,围绕调和民教、消弭教案展开了大量讨论,其切入点大致涉及外交和内政两端.外交议题主要集中于教约和教权问题,由最初的限制传教士干预词讼,进而转向政教分离和信教自由;留日学生从法理层面阐释教权,将舆论从对外交涉引向对内问责.内政议题则聚焦于教民特权,在追求民教平权的过程中,引申出官民平权的概念,从而就民教失治展开制度性反思.围绕民教冲突的讨论,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政治诉求得以呈现,新型知识人以此为契机敦促清廷速行立宪,反教议题也悄然嬗变为反满话语.
20世纪初叶,以梁启超为首的学人揭橥史界革命,借助"国民""社会"等一系列取诸西方的概念工具,对传统史学进行检视,将其归入"朝史""君史"等范畴,学术研究的中心开始转向普通民众.人文学术"眼光向下的革命"也随之开启(参见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91204页.另见李科翔、王东:《化旧识为新知——20世纪初叶的"国史"观念与中国通史编纂》,《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3期,第3543页).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史坛诸多学人都不同
期刊
第十二届俄国传教团学生戈尔斯基在1840—1842年的家书中详细记录了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内容涉及服饰礼仪上的入乡随俗,气候和饮食上的适应与不适,心灵上的悲伤与孤独,语言学习与中国研究,以及基于欧洲文化优越感的对中国文化和事物的否定等.俄国传教团成员面对中国文化和习俗做出的妥协,无法掩盖其对生活现实的抵触以及作为欧洲人的傲慢.戈尔斯基的书信折射出19世纪中期前后俄国传教团成员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北京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是俄国传教团史及中俄关系史研究的资料,也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所谓"粮重",就是"赋役重"或者"赋税重",一般是指某个地方同等条件下承担了比法定标准更重的赋税负担,常常会涉及到与周边区域的比较.明朝有一些地方被称为格外"粮重",其中河南怀庆府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粮重"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是否真的"粮重"?是一直存在"粮重"问题,还是只在某些时期存在?这里被称为"粮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史料记载和今人的研究,均存在一些误区,需要详加考辨.
期刊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西关系步入一个新的时代.撰述舆地著作以重新认识西方并思考应对之策开始成为开眼看世界士人群体的重要经世取向.1840-1861年,这类著作问世者至
期刊
晚清杂税、杂捐名目繁多,统计结果表明,各省的杂税、杂捐总数达二千二百余种.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杂税、杂捐,是在晚清各项支出增多、财政困窘的情势下,“就地筹饷”“就地筹
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本德自20世纪末就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国族国家”的边界来考察美国历史.他强烈地意识到,“美国历史如果不结合进全球语境中就无法得到充分理解”,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