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引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性的学科,且这门学科与生活十分的贴近,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科学,科学中处处可以解释生活,科学的学习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再现。近年来为了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许多教师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认为将自然现象引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能够很好的再现教材,那么应该如何将自然现象与小学科学相结合呢?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自然现象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18-01
  将自然现象引用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可以使涉及到的事物、现象、情境变得直观有趣,有利于突破教材课本知识的局限,打破课堂氛围的单调性,同时还可以大大的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通过对自然現象的引用,也可以使科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也可以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促进教学信息的传递,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引用自然现象的作用
  1.大方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兴趣,教师可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讲解一些比较具有典型的自然现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到“地震”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本知识过后向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自然现象,如什么时余震,什么是横波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相关演示,将自然现象大方直接的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灵活现,活跃教学氛围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引用,可以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加的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促使科学这一门学科更加的接地气。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引用,教师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突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限模式,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为学生减轻压力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在教师讲述自然现象的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发展。
  二、如何引用自然现象
  1.创设教学情境,适时引入
  小学科学的教科书图文并茂,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需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自然现象相连接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运动。比如在教学到“树叶”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常见的落叶,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告诉学生一些树叶纹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引出树叶为什么会枯黄的自然现象,启迪学生思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轻松的进行学习。
  2.动手实践操作,引用过渡
  课堂不能一味的只是教师进行讲解,更多的需要学生的投入,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欲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更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将相关知识掌握的更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比如在进行“呼吸”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苹果放久了为什么会变黄的自然现象,引起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并得出结论苹果之所以变黄是因为苹果含有铁元素,当苹果置放在空气中的时候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让学生在这一个过程中加深对“呼吸”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适当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将自然现象悄然的过渡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之中。
  3.创办竞争游戏,加深影响
  在教学方法的探究之中许多教师都引进了“游戏”这一个教学新元素,当然科学的教学也不能缺少对“游戏”元素的引用。游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力,游戏也可以有效的带动课堂氛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单元总结的时候创办一个自然现象抢答的竞争游戏比赛,灵动的带动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对题目的设定向学生展示一些课外的科学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科学新知识的探索发现,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科学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并善于学习科学。
  三、结束语
  科学知识丰富多彩,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引用,可以帮助学生省时、省力的学习科学,也可以很好的扩宽学生的视野,强化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设课堂教学情境的设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当然自然现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引用并不是对课本知识的淡化,应有效地将课本知识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使自然现象的讲解成为课本知识的补充、扩展,使自然现象引用与课本知识讲解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钟海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宋辰媛.小学科学课程的创生[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冀思琪.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的技术素养培养研究[D].沈阳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应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趣味性教学法,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同样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就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做出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趣味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
本文论述了人机交互的数字化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该测控系统具有采用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数据及控制状态的优点,并且可以实现简单的人机交互。目前,该测控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材料万能试验设备。
【摘要】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民众对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开始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是现如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面对儿童不同的特点予以最为合适的教育,这种方法充分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性,不仅缓解了儿童在小学教育中的压力,还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为因材施教的推广提供
【摘 要】班主任的心态决定着班级的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能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的心灵,用行动去感化、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就会报以回应,老师就能在工作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幸福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1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大部分老师都不喜欢当班主
目前建筑市场放开,实行招投标制,并且标底压得都非常低,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因此,加强成本控制是目前施工企业摆脱困境,增加收入一
提出对导弹检测台进行自动化改造的控制要求,介绍了检测台机械部分改造,详细叙述了基于松下FP0型PLC的检测台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简要给出了和上位机串行通信的方案.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不仅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运作规则,更重要的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巨大
文章针对铁轨部件裂纹缺陷及焊缝质量检测需求,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金属表面裂纹涡流检测装置,简述了涡流探伤的基本原理,细述了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和设计要点以及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