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武陵源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千峰逐雾
  山峰是张家界曼妙而风情的姿体,云雾才是峰林绮丽的风衣,春夏季雨时,武陵源景区群峰沟壑,常会被细雨与浓雾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几米之外只闻人声不见人影,许多人会倍感扫兴而匆匆下山。其实此刻大可不必着急,选一凌空观景台,一边聆听雨滴滑落,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蓦然之间,你会发现峰林闪现,云雾奔腾,一阵风来,那些云雾,与万千峰林相互追逐,让人常分不清自己在梦中还是在画中。
  最佳观雾点: 天子山索道上站、百龙电梯上站、杨家界天波府、袁家界哈里路亚山、黄石寨六奇阁。
  时间: 春夏季雨时
  2 天子雪霁
  武陵源的冬天,通常会下几场雪,武陵源的雪,通常一个晚上就戛然而止,而这雪,通常也矜持得两三日便消失无踪。所以要看这雪景,既要碰巧,更要赶早,而这天子山的雪霁美景,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在雪地里搭个帐篷,在风雪的脚步里,聆听雪花盛开,天子山之雪,与我们所见到的南北方雪景皆不同,峰林壁立,雪无法驻足,只得去戏弄那些点缀在峰林之上或岩缝之间的树丛,把它们雕琢成雾凇与冰挂,在白雪的映衬下,孤独的峰林或红或赭,活脱脱一幅幅典型的淡彩国画,如幸运碰到洁白云海湛蓝天空来陪伴,整个天子山就会闪耀着一种夺人心魄的绮丽之美,武陵源之雪,别样不同,不可用看、用赏来描绘,只能听,用心静听。
  最佳听雪点: 天子山索道上站、天子阁、贺龙公园
  时间: 冬雪后的早晨
  3 康县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
  秋天的早上,天子山一带,常常会出现洁白的云海,平整密实徐徐延展开来,在阳光的映照下,如大海一样深邃悠远,波澜不惊中缓缓升腾,御笔峰等少数峰林,则安静地伫立在云海之上,镇住我们心中的波澜,让壮丽的云海留在人间。此时世界被一袭清爽包裹,我们可以傻傻地坐在某个没有人的峰林之巅,静静地品味这些来自大峰林世界的精灵;这云海,如同好茶,需要细品,容不得尘世的喧哗。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来赴一场云的约会,这种约会,可遇而不可求,但始于偶遇,却止于永恒。
  最佳品云点: 天子山索道上站、天子阁、御笔峰观景台
  时间: 秋季晴朗的早晨
  4 中国最美天池——文县天池
  细雨中、黄昏时,金鞭溪绝对会扯住我们匆忙的脚步,一溪潺潺清泉,顺着峡谷蜿蜒,或成细瀑,或为深潭,在细雨、暮色、虬枝、赭岩的陪伴下,仿若一绢流动的飞纱,如烟似雾。于峡谷深处,将心事顺水放逐,再安静聆听,细细阅读,或许能聆听到我们内心深处,那一丝莫名的淡淡忧伤;或许能读到内心深处那一份无法言说的惆怅。
  最佳读水点: 金鞭溪
  时间: 春季细雨时,其他季节的黄昏
  线路推荐
  A天子山
  凌晨赶往天子山索道上站拍摄日出,雨后、雪后出现云海的概率非常大;贺龙公园及周边是拍摄大峰林的最佳位置;拍摄完毕可赶往点将台、神堂湾等景点,由于两个点位置较低,适合俯拍,以上午10点、下午5点左右较为适宜,两处也是雨中拍摄云雾绕峰林的好位置;下午可返回天子山,在武士训马位置逆光拍摄御笔峰日落剪影(整个天子山一线,也是冬季拍摄雪景与雾凇、冰挂的最佳位置)。
  B“袁家界—杨家界”
  清晨从武陵源吴家峪口门票站进,可在索溪湖一侧顺光拍摄回音壁及悬棺岩;乘环保车至百龙天梯下站,上袁家界拍摄,如当天有阵雨,则四十八将军岩、神兵聚会一侧出现云雾的概率非常高,可在百龙天梯上站等候拍摄;袁家界峰林位置较低,拍摄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下午5点左右较为适宜,此处也是阵雨中等候云雾缠绕峰林奇观的最佳地点;下午到杨家界拍摄,在天波府一线等待拍摄峰墙、日落。
  C“黄石寨—金鞭溪”
  一早在黄石寨索道上站附近拍摄日出,运气好能拍到大峰林与天门山两大奇景,光线强烈后拍摄黄石寨环寨风光,如在雨中很容易拍到云海峰林绝景;下午沿金鞭溪拍摄,金鞭溪较为适宜弱光拍摄,以雨中或傍晚最好。
  D“老屋场(天子山)”
  早起赶往老屋场,拍摄晨曦中心型空中田园及百龙天梯,光线强烈后沿仙人桥拍摄大观台一线,该线路适合侧光拍摄,在雨中也较为适合拍摄云雾峰林;下午可根据前几天拍摄情况前往其他景点补拍。
  E张家界武陵源“百丈峡—黄龙洞—宝峰湖”
  清晨到百丈峡拍摄绝壁胜景,春季峡谷内多野樱花、映山红,夏日常云雾缭绕,秋季多红叶,拍摄点从峡谷入口开始,可到山沟沟餐馆背后的山头拍摄;上午到黄龙洞前拍摄田园风情及溶洞风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下午到宝峰湖拍摄高峡平湖,如有机会能拍摄到晚霞与峰林水天一色的胜景(如天气急剧变化导致温差较大,则一早宜往宝峰湖拍摄,湖面常雾气蒸腾);晚上拍摄武陵源及溪布街夜景、魅力湘西演出等。
  小贴士
  1.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四季都适合拍摄,夏秋日出约5:30,日落为19:00,春冬日出约6:20,日落为18:20。
  2.张家界春夏多雨,常与云雾相伴,如遇雨不要着急下山,应找峰林集中位置较好的拍摄点慢慢等待,注意携带雨具。
  3.武陵源景区大多拍摄点均十分险峻,选好角度后不要移动,特别注意不要后退,以防不测。
  4.在武陵源景区拍摄,一般只需要带上常用镜头即可,除非有特别需要拍摄龙虾花、珙桐等植物、娃娃鱼等珍稀动物及人像,不用带微距头、定焦头,通常会使用到的焦段为24-200之间,超出以上焦段的镜头根据个人意图携带。
其他文献
路透社的摄影记者遍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们不断见证着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他们每年创造超过50万张的图片存档。路透社的摄影师屡获殊荣,他们不断将世界各地的新闻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  《聚焦——路透社2011年度最佳图片》(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收集了该年度地球上活力、混乱、美丽的每一个瞬间,为我们献上了一年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盛宴。这本书的图像全方位地涵盖了新闻报告、政治、商
GR系列的前世今生  1996年,理光发布了GR系列的首款产品GR1。紧凑的机身、高画质的28mm 1:2.8镜头以及便捷的控制界面,这些特征帮助GR1赢得了1997-1998年度欧洲最佳相机大奖,并且成为此后GR系列相机的家族标志。  在GR1取得成功后,理光又先后推出了简化版GR10,改进版GR1s和GR1v。于2001年发布的GR21则是整个GR家族中最另类的产品——它搭载了同类相机中非常罕
浪漫的平安夜  原来设想景德镇是一个小镇,古老的街头点缀着瓷窑、地摊和瓷器市坊,但实际并非如此。下了飞机已是傍晚,汽车开到市区,忽见大街小巷人潮涌动沸沸扬扬,满城五光十色目不暇接,汽车拥堵难行,原来这是圣诞节前的平安之夜。即使我在美国长期居住过,也没想到中国的小镇平安夜有如此盛况,晚饭后我提议立即驱车赶到市中心,一试“黑卡”RX1在夜晚弱光中抓拍的功能。  景德镇的平安之夜让我震慑!它已经毫无西方
金秋已至,各地的摄影朋友拍摄的秋景作品已不断地投寄、上传到本刊各位编辑的手中,征询意见,期望发表等等,似乎往年并没有如此热烈的景象?摄影真的是普及了。  近日看到的影友作品,当然还是风景居多,人物形象以及社会生活一类的作品偏少,有朋友问如何拍摄出更好的社会生活摄影作品?其实我并无十分深切的体验,只是感觉到多数此类照片仍似不够深入,你见、我见、他也见到的景象不会在拍摄成照片之后引得别人的注意,悉心深
三月的皖南,桃花红、柳树绿、菜花黄,春意浓郁。车外下着小雨,我透过满是雨水滴的窗口看到了蒙蒙胧胧的皖南春色图,在一棵开满红花的桃树前停下了车。当一位打着蓝色雨伞的骑车人从乡间小路穿插而过时,我按下了快门。但是通过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回放浏览时,认为画面仍然缺乏韵味,于是便开始考虑继续加工。    『创作理念』  怎样才能使这幅作品更有艺术韵味?我一路上都在思考。挂满雨水的车窗给了我灵感,我想可以通
光学设计  适马第四代18-200mm镜头采用了13组16片的光学结构。双面非球面镜片的应用,成功实现了整个镜组结构的小型化;而多片高折射率SLD超低色散则能有效修正长焦端的倍率色差。最终,适马第四代18-200mm镜头相比前代产品的直径缩减了约4.6mm,同时在远摄、特写拍摄时还能提供更好的成像质量。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适马的A1标准。我们知道,适马除了是专业镜头厂商外,还拥有Foveon X3
鲁甸地震发生后,摄影人张松抑制不住内心的焦急,购买了一些救灾物资,独自驾车从1700公里外的广州赶到鲁甸灾区,成为一名自发的灾区摄影志愿者。在重灾区,许多灾民看到张松后,纷纷要求为自己与倒塌的家留影纪念,并希望他将灾区的真实情况传递出去。作为一名摄影人,此时的张松倍感照相机的沉重,也更加激发了他为人民留影,为时代写真的激情与责任。
王争平、李泛都是从《大众摄影》走出的普通摄影人,却以自成一家的风格在竞争激烈的摄影界脱颖而出。当他们带着二十多年来在摄影界取得的各种成绩,带着浸透自己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叩响“金像奖”的大门时,考验摄影人综合实力的金像奖,大门也向他们敞开。      作为一个非职业摄影人,参加这个最高个人成就奖,我是抱着一个积极的、平和的心态——重在参与。以前也参加过,但无缘获奖。今年是想圆一个梦想,一方面我已积累
路易斯·卡斯特涅达是《大众摄影》的撰稿人,作为职业摄影师,多年来他主要工作是在世界各地旅行,拍摄包含各地风景、风情的旅行类照片。近两三年来,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他开始转变他的工作和事业。他有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拍摄的数十万张照片,并有几十年的从业经验,准备向画廊市场推广自己的作品,同时面向年轻摄影师开办训练营。这令我们想到中国的一些自由摄影师也普遍碰到的状况,我们通过邮件和他聊了聊,也许他的经验和思考
『 对决 浙江 张胜秋 摄 /10分』  表现城市拆迁的题材是近年来较常见的一类,作者别具一格地用24-105mm镜头的32mm端,将另一拆迁工人挥舞铁锤、倒影在工地斑驳墙面的身姿剪影作前景,且占据了整幅画面的绝大部分,从而诱导观者的视线慢慢延伸到这幅作品的主体——工人和耸立的大厦,既没有因广角镜头造成画面边缘的明显变形,又将视角扩展,将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层层递进的手法表达出来,那就是农民工是城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