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溶栓在亚急性期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应用导管溶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观察导管溶栓在亚急性期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85例亚急性期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98条肢体),先采取导管溶栓方法,造影评估血栓去除情况及血管开通情况。然后根据溶栓后造影情况,进一步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

结果

行导管溶栓的98条肢体,溶栓后血管闭塞程度、闭塞段长度均显著改善,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导管溶栓后显著有效5条肢体(5.1%),有效85条肢体(86.7%),无效8条肢体(8.2%),总有效率为91.8%。根据溶栓后血管闭塞情况,行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治疗,术后闭塞段管腔均开通,术后造影显示无远端血管闭塞,无支架内血栓形成。无出血事件发生。

结论

导管溶栓在亚急性期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是有效且安全的,联合血管腔内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比较OHCM组和NOHC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20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年龄(61.16 ± 13.04)岁,其中OHCM组49例,NOHCM组157例。OHCM组男性比例低于NOHCM组[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