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扑聚合的输电断面辨识方法与断面传输极限的研究

来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多次发生的大停电事故表明输电断面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薄弱环节.快速搜索出电网关键输电断面并计算出断面极限传输功率,有利于调度部门及时调整运行方式,避免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提出利用电网拓扑聚合算法对电网关键输电断面进行搜索.通过对电网邻接矩阵进行简单的矩阵变换操作,将拓扑中临近节点聚合到邻接矩阵的主对角线附近.直接在变换后的邻接矩阵上对电网输电断面进行快速搜索,然后通过潮流分布因子来辨识关键输电断面.利用磷虾群优化算法构造电网关键输电断面极限传输功率的优化模型,准确计算断面极限传输功率.IEEE14节点系统和IEEE39节点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体现地域价值特色的镇村风貌,因经济效益的不持续、镇村价值认识的不全面、住民参与的不深入,而面临建设性破坏、地域性消退与去生态化等诸多问题.而日本山形县金山町通过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系列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镇村风貌.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突破当下困境具有借鉴意义.该文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探究研究对象的内在关系及互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产业经济—地域环境—价值观念”三者间的良性互动是镇村风貌保护与传承的内在动力.且网络的动态平衡是内在动力平稳输出的前提.②遵循协调性、合理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
湖北恩施是我国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之一,特殊的社会形态创造了众多鲜明的地域“符号”,其特征往往会反映到聚落的空间形态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乡村聚落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找到适宜自身特点的转型发展之路日益迫切,舍米湖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文从空间形态的视角下,先从整体格局层面分析舍米湖村建筑布局和功能布局,再从局部空间层面分析公共空间与民居建筑空间,揭示了舍米湖村聚落的符号化特征,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和利用方法,以期为鄂西南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
医院作为一种具有功能复杂性、技术专业性、人群多样性的建筑类型,受到使用后评估(P O E)学者们的关注,已开发出了不同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的工具.该文首先采用系统文献综述(SLR)的研究方法对国际上的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工具进行全面梳理,然后对筛选出的10个POE工具进行系统介绍,并从其理论基础和指标来源、模型结构和指标体系以及各自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为未来医院建筑使用后评估工具的开发提供方向和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沉浸式展览也由传统媒介走向混媒介,进而抵达现代数字媒介的阶段.作为一个科学与人文艺术紧密结合的表现形式,沉浸式展览应当从更多维度全面、深刻地被理解.基于数字媒体影响下博览建筑中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需求,该文分别从以人为本的建筑空间尺度划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建筑空间界面和博览建筑空间物理环境设计三个方面,探析现代科技媒体技术影响下的沉浸式展览在博览建筑空间中的设计策略,为今后沉浸式展览的发展给予启发.
该文首先分析指出云南散杂居民族具有历史变迁的流动性,自然地理与民族构成的复杂性两大特征.其后以兴蒙乡为典型样本梳理出能够体现历史、自然与民族特性的三个基础民居原型.进而在复杂文化生态条件下对散杂居民族传统民居的演化展开研究,得出以兴蒙乡为例的散杂居民族传统民居文化生态学解读.
黎里古镇作为江南“四里”之一,在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但相对其他同源古镇而言,黎里存在知名度低、发展缓慢等问题.该文以探索、寻找、获取为路线,首先从更新规模、特色挖掘等方面探索古镇更新历程;之后通过整理归纳黎里古镇实际情况,寻找问题之所在;最终在保证古镇原真性的前提下,从特色规划、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参与范围四个方面获取适宜解决黎里古镇发展困境的方法,以激活黎里古镇新生命.
上海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形成了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智慧社区”.当前我国正面临公共卫生、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如何借助智慧技术缓解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困境,为老年人打造宜居的环境,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之一.该文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社区街道的测绘与街道行为活动的调查,运用POI数据分析、SD语义解析法,从规划层面对街道进行综合评价,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适老性改进和优化策略.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滨水区如何有效融合自然环境与现代社会需求,建立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更新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该文基于城市植入的理念与手法,在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两个层面构建城市滨水区复健体系,提出系统式生态网络植入、复合式社会功能植入、地域化文化符号植入的城市滨水区复健策略.并选取孝感老澴河滨水区复健实践作为案例研究,解析其具体规划策略和复健效果,以期为我国城市滨水区更新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中国传统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物质空间根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价值.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麻扎村于2005年10月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①.近20年来,该村落逐渐由封闭的传统聚落逐渐走向开放与乡村振兴发展,正以文化旅游为方向进行各项更新改造工作,正值起步之际,如何活化利用现有聚落传统文化与建筑遗产成为重要研究课题.该文对该村聚落文化、聚落形态、历史建筑等进行研究,结合新时代传统聚落发展趋势与新疆文化旅游环境特征,提出麻扎村活
针对典型超高次谐波源—电动汽车充电机开展研究,建立了基于同相/反相层叠式载波的空间矢量调制下单模块Vienna电路超高次谐波发射模型,推导了Vienna电路超高次谐波电压表达式.建立了多模块并联的三相Vienna型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等效模型.推导了充电机超高次谐波电流表达式,分析了网络阻抗、滤波器阻抗、背景谐波等参数对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幅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相Vienna型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具有以开关频率为中心、呈窄带发射的特点.基于同相层叠式载波SVM调制的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中,载波谐波只包含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