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干预,充分引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就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就是基于学习是学生的自我建构的具体尝试。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一切表现,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然呈现。任何行为习惯都是要养成的,也就是说都应该有一个持续不断的训练过程,一个坚持不懈的行为历程。研究学生学习行为,就要将观察、思考、实践有机结合,从问题到原因,从外观到内因,多方面进行审视诊断,尽可能进行积极干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管理体现的是教师积极的主导功能。管理就是引领、纠正、训练、强化。
  一、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管理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1.处理好课堂行为主客关系
  进行课堂学习行为管理,其基础是保证学生在课堂里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时空,即保证学生课堂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管理才有意义,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实现管为了不管、教为了不教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将课堂先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学习,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空进行学习实践。无论是认知还是行为,都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从自我意识的唤醒,到自我控制,再到自我调整,还有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有自我、有主见、有想法。当然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还后就不管,老师做个“甩手掌柜”,那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2.处理好课堂行为的知行关系
  知道不等于就能做到,让学生知道是前提,让学生做到才是目的。首先学生要有优化课堂学习行为的意识,知道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必然关系,明白自己学习行为优化的方向在哪里,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学习,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这就是“知”。但学生只是知道、明白、懂得还是很不够的,还要努力让学生做到,这才是行为管理的真正内容,甚至是主要任务。解决“知”的问题,只要花一会儿工夫,而形成“行”,养成“性”,就需要时间与过程了。对于课堂行为养成,老师要有反复抓、打持久战的准备,不应该抱怨或寻找托词:“这些,我已经讲过了……”“我已经说过多少篇了……”切记行为不是說过就行的事。
  3.处理好课堂行为的动静关系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有两大关键:吸收感悟与倾诉生成。吸收感悟包括听,倾诉生成包括说与写。其中思是核心,课堂学习行为不只是外在行为的热闹与花哨,应该得益于积极主动的思考,大胆有效的创新。处理好课堂中动与静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思与说、思与看、思与写的关系。课堂上既要有针锋相对的环节设计,又要有波澜不惊的冷漠时段。动静关系中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教育观点问题。有的老师执行“听话教育”,即要求学生听话,听教师的话,结果学生在“静悄悄”中不再拥有自己丰富的内心思考。有的老师喜欢“热闹喜庆”,学生思考浮浅,行为随意,结果学生在“笑哈哈”中不再有自己深刻的内心体验。
  4.处理好课堂行为的互动关系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学习是群体性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需要引导与规范,“尊重与欣赏”是课堂中师生都应该有的心理基础,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学生要学会欣赏老师,学生间要学会相互欣赏。“同伴与同行”是课堂学习中最常用的词语,是形成共同学习体课堂学习的关键。与同伴交流,“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的合作意识必须形成,要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开“诸葛会”,让学生能够主动向人请教。
  二、课堂学习行为管理要安排好五件小事
  1.制定好课堂学习行为公约
  大家在一起学习,课堂上应该有一些规矩,让大家一起遵守。只是所有规矩都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大家的约定。应该引导学生就学习行为进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如何听,如何表达意见,如何小组合作,如何积极思考,引导时,可以说说提倡什么,将要求、方法写成建议书;也可以说说不应该做什么,将提醒、告诫定成制度。无论是建议还是提醒,无论是应该干什么还是不应该干什么都应该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公约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序与有效。
  2.构建好课堂学习方法序列
  平时发现如果真正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的话,则很多学生都会束手无策,一片茫然,无事可做。究其原因,不是不想学,而是不会学,不会自己学,他们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流程。听,怎么听?评,怎么评?说,怎么说?记,怎么记?与同伴讨论应该做些什么?做作业应该注意什么?等等,都应该有方法的引导。只有心中有法,学生的行为才会很自然地进行。
  3.设计好课堂学习个体方案
  学习个体方案,就是让学生依据课堂学习行为的基本要求,即大家已经达成共识的相关规矩,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一份近阶段课堂学习的行动指南。行动指南从近期目标,到相关措施,到奖惩办法,可执行性要强。方案设计好后可以安排相关交流,相互学习,认真修改。方案不要太长,但一定要有针对性,甚至可以只对一个毛病或问题进行设计。如我每节课一定要举手,回答两个以上问题等。方案一旦形成,一式二份,师生各执一份。老师针对学生设计的行动方案,提供必要的服务,并对学生每一节课的行为及时提醒。
  4.完成好课堂学习及时评价
  评价应该由个人自评、同伴提醒、老师参与三部分有机结合,有面上的分层式的等级评定,如是不是所有人都发言,哪些同学今天这节课表现比较好,等等;也有点上的发展性的全面评估,如某某同学今天课堂上是不是有明显进步,行为是不是正在优化,等等。要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课堂学习行为记载本,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跟踪式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持续调整优化自己的行为。当然记载本也可以由同伴完成,由老师明确。
  5.协调好课堂学习学科关系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需要所有课堂都予以关注。现在的课堂学习是分学科进行的,包班式的课堂教学已经很少。不同的课堂会有不同的老师,但一定要有同样的要求,最少也要让学生关于每一堂课的自我要求相对统一。所以我们要加强不同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能你要求,他放任,学生乐得轻松;他提倡,你反对,学生不知所措。如此一来,一门学科的任课老师一节课的努力,根本抵不上另一节课的随意。因此要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沟通,了解本班学生的共性不足,了解特殊学生的个性差异。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某一门学科课堂学习中的优秀表现,这可能是改变其在自己学科的课堂学习中的不足的“金钥匙”。
其他文献
本文对复方银杏注射液的制备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杏叶和三七的生药鉴别:实验分别对银杏叶、三七进行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为银杏叶、三七复方制剂的开发
目的:对T2DM患者联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益气养阴汤治疗,并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T2DM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盐酸二甲双
本文从幼儿的行为出发,提出了幼儿“微创造”的概念,并分析了幼儿微创造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微创造经常被忽略,孩子的创造性由此被抹煞。最后提出了如何激发幼儿微创造,保护
目的 观察分析基层医院建立专科护理质量检测指标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研究小组,回顾性分析护理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19年1月起定期对指标进行监测并持续改进.比较2
摘 要: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办法,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并运用多种方法达到教育目的。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方法 培养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做一个灵魂的工程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培养人。我们国家的共同社会主义任务就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培养新时代的人。”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我們常輕易地説到“詩歌”與“宗教(religion)”,殊不知在中國上古及中古時代的語境中,“宗教”并没有對應的詞彙①.宗教一詞,原意爲“宗族的教導”,而現代詞典所解釋的“宗
期刊
《唐故白馬寺主翻譯惠沼神塔碑》(以下簡稱《神塔碑》),唐代李邕(678-747)撰.此碑原石不存,碑文内容最早收入由日本學者佐伯定胤、中野達慧共編的《玄奘三藏師資傳叢書》卷下
期刊
探究式教学方式,是由美国生物学家、教育学家施瓦布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可以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  探究式教学方式是和传统教学全然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将探究式学习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足以说明探究式教
摘 要: 教育不但是一种专业技术,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德育教育也是如此。本文通过两个垃圾篓的案例引发思考:同样的德育目标实现过程由“教育—养成”轉变为“养成—再教育—再深化养成”,达到预期教育效果。智慧型教师要讲究德育教育艺术,在遇到棘手问题时适时转换思维,换一种策略,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 德育案例 引发思考 德育策略  一、两个垃圾篓案例  开学初,班级添置了一个新的垃圾篓,纸篓的造型是一
摘 要: 通过学习歌曲,学生感受到内蒙古音乐的风格,激起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教师应通过体验、模仿、探究、编创等方法,营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草原,聆听歌曲演唱草原,根据情绪认识不同草原,并以音乐为主线融合有关草原的艺术内容。  关键词: 民族音乐 音乐魅力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有舞蹈性,表现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