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 赚钱好时节

来源 :创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_8309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行/本刊记者 倚 天 策划/本刊编辑部
  
  年关 商机丛生
  
  中国人花钱有一种习惯,那就是平时省吃俭用,逢年过节却毫不含糊,该花的钱大把大把地花。
  精明的商人,总是先分析、掌握人们的消费习性,然后投其要害,故而赚个盆钵满盈。年关,这个既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最为重要的佳节,同时又是一个蕴涵无限商机的消费时节。
  过一回年,人们将花销掉多少钞票?
  据有关部门统计,平均每个家庭两千元左右,部分家庭则多达几万甚至十几万。
  一项针对京、沪、穗三地节日消费的调查显示,人们(个人)在春节期间的消费支出比其他节日的消费支出明显偏高:有1/3的被访者表示春节期间的花费在1000元以下,28.9%的人准备春节支出1001至2000元,23.3%的人准备花2001元到4000元过春节,而春节预期花上4001元至6000元的人也占到8.9%,还有2.4%的人准备春节开销1万元以上。由此可以推知,“春节经济”的蛋糕体量之大。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受到国人空前重视,在除旧迎新中,人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真金白银。
  是什么因素为“春节经济”的蛋糕加入了酵母?有关专家分析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春节经济”的放大首先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使然。连续几年来,国家经济增长率持续稳定在7%以上,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增长也达到5%左右,农民的收入状况也处于改善之中,绝大部分国人都分享到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再加上商业活动的推陈出新,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理所当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与其他节日不同,春节被赋予了很多意义;从本质上讲,“春节经济”是一种“意义经济”,而现代经济越来越讲究“意义”,越来越消费“意义”。过年是一种仪式,人们为常盛不衰的时间轮回设置“仪式”,并从中寻求认同、体验,这就为“春节经济”提供了无穷的社会源泉。你送给亲戚100元的年礼,亲戚再送给你100元的礼物;你请朋友下一次馆子,朋友再回请你一次,尽管个人收支没有实质性增减,但从社会的角度看,这被赋予了意义。人们通过这种一年一度的人际交往,加强了联系,并借此构建了各自的社会网络,获得群体的认同感。这在一个重人和的国度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而这恰恰为节日消费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商家在“仪式”中数点钞票成为可能。
  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的中国人,在过年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里,购起年货或者请客送礼都显得大方和气派。
  年关里做买卖,即使你明显的把价格上抬,人们也心甘情愿的掏银子给你,因为人们买的不仅是一份商品,更是一个面子、心愿、信仰和祝福!
   年关,是一个商机丛生的美好时节。
其他文献
最近,在中药减肥“一抹瘦”招商总部天津威欧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抢占市场商机的“好戏”。  事情还要从山东的杜先生和于先生说起。  2007年2月,山东省威海市于先生在许多杂志上看到对中药减肥“一抹瘦”的介绍后,对此产品有了浓厚的兴趣。于先生的太太一直被肥胖困扰,一心想减肥的她苦于无门。于先生想,如果产品真的像所宣传的那样,不但可以解除肥胖带给太太的烦恼,还是一个极好的投资项目。经过考
期刊
任选一项可摆摊设点养家糊口,精挑几款能轻松创业致富曾获商业部金、银、铜奖的中国著名小吃荟萃百种小吃秘制配方传授本刊读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国人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吃穿都开始讲究起来。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口味,同时为了帮助更多的读者创业致富,本刊创业培训服务中心特推出曾获国家各奖项的100种著名小吃,并将其秘制配方传授给大家,希望为家庭餐桌增味,更为众多的下岗人员、农民、打工者提供
期刊
穷人缺什么?其实上数三代,我们都是穷人。本来老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穷人也无三代,可是现在,有些人富了,我们大多数人还穷着,而且看来还要继续穷下去;不仅富人有世袭N代的可能,穷人似乎也有世袭下去的趋势。  事实证明老祖宗的操心实在多余,穷过三代比富不过三代的可能性更大。富人们不仅在自己这一代拼命赚取财富,并且为守业创造了各种条件:  首先是培养下一代。富人们的后代与穷人的后代相比,成为企业家的可能
期刊
一位香港商人,在抗美援朝有特别贡献,在改革开放初大力支持并响应大陆政府,他的的名字曾出现在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上,他逝世后中国政府予以国葬并轰动全世界!  他,是谁?  他,是怎样的一位传奇人物?  本期“生意人”栏目将和你一同分享红色商业巨子霍英东的传奇人生!    故事概略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1923年出生于香港一户水上人家的小船上。  1942年,从皇仁书院辍学,先后在轮船上做火夫,机场上
期刊
(人才观系列策划三)    “相马不如赛马”,让群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跑的快的自然就脱颖而出。  “造血、输血、换血和企业发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策略,或偏重培养、或偏重引进、或偏重精简淘汰。  自本刊2006年11月号杂志刊登“本刊策划的人才观系列”文章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同行的共鸣,编者现从上百封的来稿(或荐稿)中选编了一篇作为本策划的终结篇。    今天,民营企业已经发
期刊
中华一绝能在一粒普通大米上刻出10个字,如姓名、祝福语等,将其装入精美水晶工艺瓶中使之成为永久性的纪念品,是年轻人传情达意的最佳选择。本产品可现场做,两分钟即可制成,市场售价10~25元一个。适合在超市门口、旅游景区、步行街、时尚店等客流量大的地方推销。    寻寻觅觅 生日礼物遇商机    由于对现实的不满,杨柳青放弃了原本比较稳定的工作,决定外出到东莞赚些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2004年过完
期刊
技术过硬 一品鲜成就小本创富梦想    2007年初,张家口市的李亮终于下定决心,放弃自己的“铁饭碗”下海经商了。满腔热情的他本打算加盟河南荥阳一品鲜烩面坯项目,开一家特色面色专营店,谁曾想家人就是不同意,有的说“这年头虚假项目太多,一品鲜不过是个卖面条的,在三年多时间里在全国发展了400多位加盟商,每位加盟商年利平均在10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简直是天方夜谈,根本不可能,一定是假的”,还有的说
期刊
每每年关,总有一丝感慨,时光飞逝如电,自己却在大好的年华中蹉跎岁月!  然而,回家过年的心却是那么的迫切,我想,普天下的游子,大多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触吧?    月儿圆呀月儿圆,月儿圆呀又过了一年,又近年关,在外的游子回家的心情慢慢迫切起来,编者曾远在异乡求学和工作,对过年回家的心情体味甚深,难以言表,现借用一组图片讲述曾经过年回家的故事,所有共鸣之情,尽在其中。    图片讲述回家的故事    
期刊
策划/张胜岚 组稿/包永辉等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各地都曾有过“亮点”,但能像南京市高淳县武家嘴村那样,将“亮点”真正变成致富的支柱产业的却不多。武家嘴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已经连续6年坐在“金陵首富村”的交椅上,其独特的“孤岛现象”耐人寻味。    武家嘴村现状    150条船就是150个百万户  武家嘴村坐落在南京高淳县城东面,有200多户,800多人。新建的武家嘴花园,小桥流水,50
期刊
武家嘴村的发展并不是依靠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高淳县有很多从事造船业的村就有许多,处于同样条件的也有许多,但真正做出名堂的只有武家嘴。   上个世纪80年代后,由于围湖造田,石臼湖的面积缩小了1/3,加之污染,使祖祖辈辈靠捕鱼摸虾为生的武家嘴人面临生计危机。1986年,全村举行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大家逐步形成了共识:在人均三分地上打转转,连肚皮也撑不饱;在偏远的小地方搞工业,一缺资金,二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