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s2d3n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秦岭位于东西向展布的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带与南北向展布的贺兰山-龙门山-川滇地震带构成的巨型“十字”构造区的交汇点,是中国大陆中部“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秦岭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侧向扩展过程密切相关。该区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及强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西秦岭地区主要断裂晚新生代以来的滑动速率及跨断裂GPS应变速率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西秦岭构造带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活动方式转换,主要的构造变形过程是通过其内部一系列低滑动速率的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当下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仍存在认识不足、技术薄弱、学习不够、运用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理论表征断层的变形行为,将平行断层面的剪切模量和周围介质剪切模量的比值作为反演参数,以海原-六盘山断裂附近现今GPS观测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作为约束,通过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反演了海原-六盘山断裂平行断层面的剪切模量分布。结果显示:六盘山断裂中南段平行断层面剪切模量与周围介质接近,且沿断层面地震动活动较为稀疏,反映六盘山断裂两侧近场差异变形较小,和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的
新高考走班过程中探索总结出全走班、部分走班和套餐制的走班模式,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需要选择适合的走班模式。选课走班模式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满足学生自身的兴
大地震导致的同震及震后效应,对于分析不同地震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区域地震危险性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开发了模拟地震同震及震后效应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程序,通过计算走滑断层震例(概念性模型)引起的同震及震后效应,并与解析/半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同时基于概念性模型,分析了不同介质参数对同震及震后的地表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对地震同震位移有显著的影响,而中下地壳上地幔的黏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加速了制造业发展动力、生产模式、支撑要素和组织方式等范式的变革。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具备整体实现范式变革的基本条件,也进入了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企业政工工作是稳定企业发展
史料记载1901年4月26日西藏尼木发生M 63/4级地震,其发震构造尚未有报道,对其发震构造的厘定有助于理解尼木地堑群的地震复发规律,科学评价周边地区的未来强震危险性。遥感解译与地质调查表明,尼木地堑群内部的庞刚地堑西边界断裂长约30 km,走向近北西—北北西,以彭刚玛曲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断裂地貌线性特征显著,陡坎发育,断错了多级冰碛物及河流阶地。位移恢复结果显示,河流阶地垂直断距T0约1.
是否发行数字化货币越来越成为各国央行考虑的问题,我国在2014年开始研究数字化货币的问题,之后一直处于研发阶段,可以说我国央行数字化货币的推出一直在路上。本文首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