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保底抽屉协议又惹祸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zhi0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0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其孙公司民生投资与“科力远集团”于2017年就认购科力远非公开发行股票签订协议(科力远集团为科力远控股股东),因科力远集团未按约定支付合同款项,民生投资于2021年2月向北京第二中院提起诉讼,要求科力远集团支付本金、利息、违约金共计约9731万元。这可能又是一起定增保底收益翻车案。
  2017年11月科力远实施定增方案,每股发行价9.54元,发行7861.64万股,其中民生投资斥资1.5亿元认购1572.33万股,锁定期12个月。但定增之后,科力远股价一路下跌到目前的4元左右,2020年三季报显示,民生投资所持科力远股票依然一股未抛,出现较大账面损失。
  之所以民生投资起诉科力远集团讨要本息,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2017年民生投资参与科力远定增时,与“科力远集团”签订协议,约定科力远集团承诺民生投资实际出资金额的年化收益率不低于9%,否则承诺补足差额。这个兜底协议也就是平常所称的定增抽屉协议,私下双方认可、但不公开。现在民生投资参与定增不仅没有盈利、本金也面临巨大損失,虽然此前科力远集团支付了部分利息,但连本带息远未达到定增时约定收益。



  对于定增保底收益的抽屉协议是否有效,一直是法律界人士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各方观点不一,笔者倾向于应认为无效,理由如下:
  首先,抽屉协议可能破坏同股同权的基本原则。《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上市公司定增,参与认购对象可能有多个,由于保底收益抽屉协议只是双方互知、第三方并不知道,可能同次发行股票背后隐含的发行条件并不一样,比如有的给予年化9%保底收益、有的可能给10%、有的不给保底。
  其次,可能违反公司股东风险共担原则。按照《公司法》,每一股份背后承担着相同风险,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此才能保证股东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为定增股东承诺保底收益,如果未来股价下跌、触发协议条款,定增股票其实沦为债券、而非股票,这背离股东风险共担原则;如果投资者真想通过购买股票获得比较固定收益、完全可以购买优先股,约定固定收益的普通股并不存在。
  其三,可能违反信息公开原则。《证券法》规定证券发行、交易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即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原则要求信息应及时、完整、真实、准确披露,不得有所隐瞒。定增抽屉协议隐秘而不见光,让其他中小投资者蒙在鼓里,假若中小投资者知道定增发行价格是因为有保底收益在支撑,很可能市场估值水平就会有大的变化。
  其四,可能违反规章规则和公共利益。2020年《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控人、主要股东不得向发行对象作出保底保收益或变相保底保收益承诺,且不得直接或通过利益相关方向发行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定增抽屉协议明显违反此条。另外,定增对象由于有抽屉协议保底收益的保障,或许不会关注上市公司股票的真实投资价值,由此可能造成逆向选择,一些资质平庸甚至垃圾上市公司、由于有抽屉协议保底,定增股票就比较容易发行出去、发行价格也较高,相反一些资质稍好的公司反而不受市场待见、发行价格等方面并不显优势,这直接破坏股市的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其五,将抽屉协议认定为无效有先例。2019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九十二条规定,资管产品保底或者刚兑条款以“抽屉协议”或者其他方式约定,均应认定无效。定增股票虽与资管产品有所区别,然而两者抽屉协议保底条款的性质应是一样的。
  综上,由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定增抽屉协议理应认定为无效。当然,根据《合同法》,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定增提供保底,本身也是错误的,即使定增抽屉协议无效,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假若抽屉协议认定无效,这将有效遏制定增潜规则滥行,引导定增市场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其他文献
以安徽省203家高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3,运用平均最近邻、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法等指标和方法,对安徽省高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模式生物盘基网柄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药物(N-乙酰-L-半胱氨酸和L-单甲基精氨酸)抑制细胞内活性氧或者敲除活性氧结合位点基因(DdFHa和DdFHa/b),探讨在外源性电场作用下,活性
众所周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科学组织,严格考核,下大力气推动才可能见效。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而会计师事务所是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中很重要的一环。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态度和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对于改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乃至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准影响较大。会计师事务所有义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