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创业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融共生,相互促进。本文着重从构建校园创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职业素养;打造校园创业文化品牌活动,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构筑内外整合的创业教育基地,推动创业实践等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文化教育 实现路径
  关于校园创业文化,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诠释。笔者认为,创业文化是指一种能够激发大学自身及其师生群体创业意识和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和动力,鼓励和支持创业行为,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将创业文化教育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
  一、校园创业文化教育的时代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 号)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1.创业文化教育是带动就业的一剂良方
  当今,全球就业形势普遍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学校实施校园创业文化教育,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树立自立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创业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自主创业行动。
  2.创业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重地
  创业文化教育远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操守、行为规范、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文化素养、团队精神、意志品质、身心素质、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在创业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都能发现切实、有效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3.创业文化教育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一大助力
  创业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需建立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从组织、专业、课程、队伍、基地、制度、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整体规划、协调运作、同步落实。培育和实施创业文化教育,能更好地促进一个学校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它与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同向促进。
  4.创业文化教育是迎接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高地
  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还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赋予了职业教育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脉搏紧密相关。不断加强创业文化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进一步贴近经济、贴近社会、贴近全球化要求的一个路径,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实施校园创业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1.构建校园创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实施创业文化教育必须发挥教学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只有积极开发就业创业文化教育的必修课、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建立创业文化教育课程群,形成特色鲜明的创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使创业文化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中,才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1)开设创业文化教育系列课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和大学一年级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实务”“商务精读”“企业设立知识与实务”“职业指导”等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创业教育课程,并列入各专业教学计划。学校还开发了时间管理、沟通技巧、危机管理、市场调查、成本核算、思维导图等20多个标准模块,服务于12个专业86门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将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于专业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转变传统择业、就业观念,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主动结合专业设计创业项目、展开创业实践。
  (2)加强人文素质通识教育。为拓宽学生的多向适应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学校在理工科专业专门开设了商务精读课程,重点讲解市场营销、商务谈判、会计报表等知识;所有专业普遍开设“公关礼仪”“职业行为优化”等课程,为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人文素质储备。
  (3)引入KAB、SYB创业培训课程。学校成立就业创业素质强化培训学院,教师以项目驱动、互动教学、模块嵌入为设计思路,开发《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训练》《微生活 微创业》等实用新型选修课程。为满足商贸和现代服务业类创业项目培训的需要,学校还专门开发了基础型、核心型、实务型和工具型四大类12门精英特训课程,用于自主创设的创业培训资格认证体系(图1),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
  图 1 大学生创业能力重塑认证资格体系
  2.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活动,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有“大学生科协”“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创意协会”“市场营销创业协会”“电子商务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创业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竞赛、广告和营销策划大赛、艺术设计大赛,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组织寻访优秀创业校友等一系列活动,在自主性、生活性、趣味性的氛围里,帮助学生提高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创业能力和素质。学校经常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毕业生开设创新创业讲座、举办专题报告,进行创业对话,传授经验技巧,用他们艰苦创业的经历与业绩启迪广大学生。开展“创业之星”评比和表彰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校报等多种宣传工具,将创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树创业典型、颂创业风尚、旗帜鲜明地推崇创业之星,褒奖创业行为,在学校形成歌颂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3.政校企共建创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文化教育的成效,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按照政行校企“合作共建、合作共管、合作共育、合作共赢”的建设思路,创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学生创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项目,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受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三赢局面。笔者所在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建成了“一体两翼三区”的创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图2),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实习和创业实践岗位。
其他文献
摘要: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以及许多单位都将人性化管理作为一个基本原则。本文主要谈谈在示范校建设中,作为教育的重要因素(校领导、班主任、课任教师)之一的校领导如何对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从而实现示范校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教学人性化管理示范校建设    人性化是将顺应人性、尊重人性作为出发点,也是最能适应当今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社会环境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
东莞技师学院院长 刘海光  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又一次高速发展,技工教育无疑要抓住这个机遇。东莞市技师学院要利用好这次机遇,大力发展,求得突破。  一是稳步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在已有发展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建立具有东莞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二是践行职教新模式。在已有职教模式基础上,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实践职教新模式,力争形成职教新常态。  三是实施企业新
有些事情,在你的心里停留了很久,有时候好像已经忘却,却又常在一个始料不及的时刻,倏地蹦出来,抖落一身的灰尘后便如一道闪电般,要彻头彻尾地释放出它的能量与热度。常常是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个想法,从它的产生到实践,总会花费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总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完成它的历程与使命。第一次读《我与地坛》还是在三年前,它是一篇教材,我是一个教师,关系很简单,它是一个任务,我要完成它。就像匆匆走过的路人,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的高效整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笔者通过调查目前中等职业校企合作现状,以汽车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方法措施和发展趋势,指出以就业为主,加强校企合作将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难点。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双师型就业  课题:马鞍山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中职工学交替模式下的车身涂装岗位技能试点研究》阶
“师傅,请喝茶!”  江南春早,春意盎然的杭州城刚刚从柳丝和花丛中睁开惺忪的睡眼,位于绍兴路的申通别克4S店内早已人声鼎沸。在浙江申通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申通别克4S店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学徒拜师仪式正在举行。学生向师傅鞠躬递茶,师傅向学生赠送信物,由此拉开了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二学生“学徒月”的序幕。本次活动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举办,目的在于让学生进入企业车间,实地体验
一、中学作文评改的现状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费时费力地全批全改、精心评改,而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却只是扫描一下作文的分数和评语,随即就把作文搁置在课桌里了,很少考虑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为什么这样评改,等到下一次写作练习,摊开纸、笔,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如此循环,形成了目前众所周知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教师的“高耗”与学生的“低能”。  二、作文互评互改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曾痛心
摘 要:本文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介绍了通过引企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新专业,共建企业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的成效。对创新入驻企业的遴选与决策机制、企业入驻管理机制、长效合作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引企入校 校企合作模式 机制创新  课 题:本文基于“引企入校”模式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与实践(2013JSJG090);校内基地“企业化管理”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以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介绍如何结合技校学生的特点,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讨论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讨论 启发 演示 多媒体  各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运用。本文以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结合技校学生的特点,在实物演示过程中积极开展启发讨论,因材施教。  一、在实物
近日,襄阳技师学院举办了第五届技能节暨学生操作技能大赛活动。  作为学院的一个传统活动,本届技能节共设立了机械加工(普通)类、机械加工(数控)类、电工电子类、汽车维修类、计算机应用类、餐饮服务类六大类十三个比赛项目,170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从中选拔出的39名选手将组队参加今年5月举办的襄阳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  从2012年开始,襄阳技师学院连续举办的技能节暨学生操作技能大赛活动,不
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往往“创新”不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会见到许多内容题材几乎相同的文章,一些看似很好的文章,又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到网上、优秀作文选中一查,果然有此文章。这种现象要改变。语文高考作文的要求包括“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正说明了这种改变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抓好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创新,作文教学中要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写出有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