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以历史的质感征服观众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亲历的这个繁荣的年代,起始于百年前那些年轻人所埋下的种子,一颗让中华民族觉醒的种子。【剧情简介】: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这段历史时期为背景,该剧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剧集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充满理想的熱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的澎湃岁月。
  一百年的时间足以让每一个回望历史的人,感受到岁月的轰鸣起伏、世事的沧海桑田。那些历史远端的人,已成远天的晨星,但他们的故事,在我们的每次品味中,仍旧澎湃如昨日。
  不是大制作,没有流量明星,一部讲述百年前中国革命青年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冷门”剧成了热门剧,豆瓣评分高达9.3分,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剧,《觉醒年代》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觉醒年代》讲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出刊(后改名《新青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这短短六年,是有志青年为了满目疮痍的国家寻找出路的六年,是开启民智、启迪民心的六年,是打破黑暗、寻找光明的六年。从新文化运动的震荡、五四运动的那一腔热血,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风雨如晦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抹晨光,一切焕然一新。这段承载了太多内涵的历史想要拍得好看,对制作团队而言是一个极难的挑战。
  《觉醒年代》最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它的成功离不开真实。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胡适、蔡元培,这一个个名字在史书上光辉闪耀,剧情也赋予了他们真实的血肉。剧中,他们振臂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也有痛苦彷徨,寻治国良方而无果,还有雪中打滚和热火朝天涮羊肉的真性情。这些年轻人是革命者、先烈,也是百年前的普通青年。真实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觉醒年代》的成功也离不开节奏合理的剧情演绎。百年前中国处于转折点的这段历史,有不少文艺作品曾经诠释过。《建党伟业》《我的1919》等影视作品珠玉在前,相比之下《觉醒年代》的节奏把控更为老到。它以国家存亡为背景、民族复兴为引子,重点描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探索真理的历程。北大红楼、《新青年》杂志成为全剧的主线,依托合理的叙事节奏,《觉醒年代》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觉醒年代》的成功还得益于镜头语言的合理运用,对普通观众而言,看剧比看历史书更加具有冲击力,镜头语言能带来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毛泽东出场的镜头,一片风雨萧条,青年毛润之无惧风雨,疾步快跑,从风雨中来,向光明处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预示着这位中国革命领袖的未来与中国的复兴。鲁迅,这位弃医从文关心民族危亡的作家,力透纸背写下《狂人日记》,一舒心中积郁。“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他的那番话依然激励着大家。还有辜鸿铭慷慨激昂地演讲《中国人的精神》,无数观众看得热血沸腾,纷纷留言。这些具有戏剧张力的镜头让观众有种欲罢不能的观看感受。
  最后,《觉醒年代》的成功在于历久弥新。这部剧的观众中,年轻人很多。他们积极讨论,口口相传,这大大超出创作者的预料。这部剧虽然讲的是历史,但是理念并不陈旧。在对导演张永新的一次采访中,他说:“新文化运动并不是否定传统,剧中用毛泽东、陈独秀和李大钊三人的探讨,解释了什么是文化自信,我们的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新时代的年轻人也与百年前的年轻人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和钻研的意识。”除此以外,剧中一些针砭时弊的细节和观点也适用于当下,剧中蔡元培就职于北京大学,他抨击许多学子唯分数论,不追求真正的学问,只为了一纸文凭读书,甚至为了升官发财。这番言论放到现在也依然适用。
  一百年波澜壮阔似在弹指挥间。我们亲历的这个繁荣的年代,起始于百年前那些年轻人所埋下的种子,一颗让中华民族觉醒的种子,而更壮丽的故事,未完待续。
  (编辑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
其他文献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国家的栋梁。学校除了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也要发挥出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的高效开展。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学生文明礼貌行为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而且分析了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教育的有效措施,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虽然现在处于和平年代,可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为什么负重前行。每个人都从小有一个军人梦吧,然而普通人想要当一名军人好像只有参军入伍一条路可以走。但是在这个和平年代不仅需要会打仗的大头兵,更加重视军人的素质,国家需要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兵。在高校展开征兵就变的尤为重要。但是虽然很多人都有军人梦,但是参军入伍需要身体素质强,更加需要高考成绩高,很多人因为这两个原因被刷掉。高校征兵工作很难完全展开。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是提升城市群经济效率的重要动力来源。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经济集聚、职能分工和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中心城市结构相比,多中心城市结构更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群经济效率。调节效应的估计结果显示,提高经济集聚程度可以有效缓解单中心城市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化城市功能分工,将有助于多中心城市结构和城市群经济效率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而推动知识溢出将有利于强化多中心城市结构对
梳理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研究脉络并预测其发展方向,能为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1世纪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振兴、成员权、特别法人、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经济领域中研究基础最好以及热度持续性最强的议题;实现形式、成员资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议题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热度。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当前主要围绕土地制度、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展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乡村
工匠精神本身所具有的激励价值、规范作用、育人功能能够高度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需要。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人员有必要通过工匠精神线索功能、导向效用、标准价值、基础意义的充分运用,实现对于思政课程体系的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的优化,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思政文化环境的营造,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水平达成提升目标,培育出更多能够具备工匠精神以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养人才,以期能够为相关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领域面临的新形势,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语文迎来了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学语文引进了大数据、物联网、慕课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得教育信息化得以发展起来。这些引发笔者思考,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以大学语文为例,探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线上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起到参考作用。
要想能够确保幼儿良好过渡到小学,快速适应小学学习以及生活,那么这就要求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工作极为关键。特别是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其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乡村幼儿园幼小衔接问题下,着重阐述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本文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阐述了“知人论世、精读文本、诵读体验、多维互动”等四种讲授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提出“文献、文字、文艺、文化”四个讲授古典诗词文本的教学维度,探讨如何把古典诗词讲深讲透讲好,使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有法可循,从而引导学生领略古典诗词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
边境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难以实施的一个版块,把思维导图运用于边境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整理文章脉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心中的思维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边境农村小学可以培养边境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在各学院领导教育管理中,有目的、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系列教育主题活动。这里的主题教育活动既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又可以成为各级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形式,本文针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要学思践悟,勤学善思,一以贯之开展活动,让活动发挥应有作用,促进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更加重视日常工作,更加仔细开展工作,更加亲切为班级服务。聚焦主题教育,全面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务实推进主题教育,确保每位学生能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