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5年冬季PM2.5重污染过程的气象输送条件及日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污染仍然是湖北省冬季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类型,且具有明显区域传输特征,重污染过程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有别于华北地区,值得关注。采用WRF/Chem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并结合观测分析,研究了2015年12月—2016年1月湖北省PM2.5重污染过程的气象输送条件及日变化特征,从大尺度输送条件和局地边界层动力作用分析了外来污染物水平传输、悬浮聚集和向下传输的过程,并解释了该地区观测到的午后PM2.5浓度特殊峰值的气象成因。结果表明,湖北重污染爆发以区域传输为主,地面观测PM2.5极值对应10 m风速可达8—10 m/s,边界层0—1 km为较强偏北风输送,污染传输通量极值位于400 m高度附近,为重要传输通道,低空无明显逆温,重污染过程具有"非静稳"边界层气象特征。重污染形成的大尺度输送条件为,长江中下游及北部地区偏北风异常偏强,南部地区风速减缓,使污染物在中游平原堆积,鄂北边界风速越大,越有利污染输送增长。传输性污染主要来自偏北和东北方向的污染源输送,潜在源区贡献主要为途经偏北通道上的豫中、南阳盆地和关中地区,以及途经东北通道上的鲁、皖、苏等部分地区。PM2.5浓度日变化双峰结构的天气成因不同,21—24时(北京时)峰值为静稳性污染,11—14时峰值为传输性污染。污染输送受大气边界层高度影响,日出前大气边界层高度较低,层结稳定并伴有上升运行,使得低空外来输送悬浮聚集在400 m高度附近;日出后随大气边界层高度升高,静稳层结被破坏,在干沉降作用下高浓度PM2.5开始向下传输,并在午后地面形成峰值。
其他文献
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都离不开“事实材料”,但由于两者文体的不同,在“事实材料”的选取和使用上就有很大的区别。目前,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四不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文体意识,不会甚至不懂“事实材料”在不同文体中选取的原则和使用的方法。下面试比较议论文、记叙文这两种文体在“事实材料”使用上的区别与联系。  在比较之前有必要对“事实材料”的含义予以界定。所谓“事实材料”就是可感人的人、事、物
文章对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出各地区的综合得分.为合理划分地区经济类型提供依据。文章最后对地区经济差异作出了简要评析,提出
鼻出血以儿童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多见。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我科采用微波联合硝酸银局部烧灼治疗鼻出血,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目的:总结分析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2008年收治的43例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营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皮下搔刮法根治腋臭的疗效。方法沿腋窝皮纹作长0.5cm小切口,于皮下2mm钝性分离后,以腋臭搔刮器搔刮去除皮下的汗腺、毛囊、大汗腺,冲洗搔刮后形成的腔穴,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