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汽车类专业课程为例,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底盘课程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对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汽车底盘 项目教学法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0-01
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因此,汽车维修专业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计划,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开展个人和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最终结果,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
项目是指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自己发现、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每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成就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1.传统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对老师与学生的束缚很大,老师制约学生,学生反过来作用于老师。以中职学校为论,学校的培养方针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技术,最终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因此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学生的厌学情绪、自身的能力以及思想觉悟、老师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教材,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改变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此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思维逻辑、领导与合作、适应能力等,在课堂上,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共性的学习,而是以个性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组织及领导能力,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根据问题的实质结合小组的自身水平,草拟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是师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实现。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引进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设计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习场地操作,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音乐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
第三阶段:活动的结束。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
五、教学实践中,做好创新
1.观念创新,让学生开启潜能
通过项目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把汽车底盘学科规划成模块式教学,才能为项目教学法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基地。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分配理论和实践课时,适时控制教学进度,选择一个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即学即用”的优点。
2.手段创新,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课堂上,为了实现项目教学的最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创新运用,以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整合,实现“理实一体化”。
(1)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
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单位,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汽修专业的实训项目教学,不仅使学生在理论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升华,而且通过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项目计划制定完后,计划实施之前,适时地播放一段视频录像,并提问学生,由学生解答观看学习的理解。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结论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六、总结
职业学校学生是要面向职业岗位,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社会能力、自学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了教育现状,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成为了一名协助者,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玉玲.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的应用[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2]孙培峰.现代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3]吴全全.“项目教学法”——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收获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
【关键词】汽车底盘 项目教学法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0-01
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因此,汽车维修专业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流程,共同制定计划,最终完成整个项目,并开展个人和小组评价,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非最终结果,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
项目是指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自己发现、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每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成就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自始自终都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同学协调、合作的能力。项目活动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1.传统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对老师与学生的束缚很大,老师制约学生,学生反过来作用于老师。以中职学校为论,学校的培养方针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技术,最终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因此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学生的厌学情绪、自身的能力以及思想觉悟、老师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与时代发展脱节的教材,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改变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此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能力、思维逻辑、领导与合作、适应能力等,在课堂上,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共性的学习,而是以个性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组织及领导能力,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根据问题的实质结合小组的自身水平,草拟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确定项目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是师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实现。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引进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设计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习场地操作,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音乐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
第三阶段:活动的结束。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
五、教学实践中,做好创新
1.观念创新,让学生开启潜能
通过项目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把汽车底盘学科规划成模块式教学,才能为项目教学法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基地。在每一模块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分配理论和实践课时,适时控制教学进度,选择一个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教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即学即用”的优点。
2.手段创新,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课堂上,为了实现项目教学的最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创新运用,以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整合,实现“理实一体化”。
(1)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
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单位,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
(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汽修专业的实训项目教学,不仅使学生在理论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升华,而且通过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项目计划制定完后,计划实施之前,适时地播放一段视频录像,并提问学生,由学生解答观看学习的理解。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结论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六、总结
职业学校学生是要面向职业岗位,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既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社会能力、自学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了教育现状,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老师成为了一名协助者,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玉玲.项目教学法在PLC教学中的应用[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2]孙培峰.现代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3]吴全全.“项目教学法”——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收获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