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几代音乐工作者的不断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发展特征。文章结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进程,从时代性特征、多元化特征及科学性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中国;发展特征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经历诗经、楚词、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戏曲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新民族歌唱艺术。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民族声乐不断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形成了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产物。自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几代音乐工作者的不断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发展特征。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
  一、时代性特征
  音乐艺术的目的、功能以及发展策略必须体现出在一定的社会语境、文化生态中发展的理念。中国民族声乐是一种特殊的时代产物,同时也是构成中国音乐文化的特殊性内容,每个时期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始终坚持“音乐艺术大众化”的理念和“音乐创作与研究必须深入民间、深入群众、体现时代需求性”的理念,因此,不同时期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现了各时期民族人民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进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一)声乐艺术作品风格的时代性
  艺术在于传承,重于创新。各个时期的声乐艺术家们在把握艺术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的社会功利性和审美主义以及政治意识形态性和审美艺术性中,多力图把握住不同时代的文化理念和审美习惯,进而在创作中会有意地避开以往历史的陈规套路,在自己的题材中注入时代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抓住当下的音乐文化特点,通过具有时代特色、更符合当代人审美观的视觉形象,从而体现出声乐艺术作品风格的时代性。
  (二)声乐艺术表现形式的时代性
  民族性是个历史的范畴,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既有稳定性特点,同时也有变动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充实。不同时代形成的声乐艺术,有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那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各个时期形成的各种艺术创作样式和表现形式都注入了各自鲜明的时代符号,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声乐作品,使之更富有时代性和艺术感染力。
  (三)声乐艺术美学特征的时代性
  大众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是受到当时当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双重影响的。因此,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积累了崭新的审美经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进而表现出审美意识的时代性。因此,在对民族声乐艺术的追求上,也表现出了对这个时代的音乐艺术的一种主流审美价值。而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及艺术美学特征也随之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
  二、多元化特征
  在当今时代文化传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及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作曲家、表演家的创作理念、思维方式及其相应的技法和手段等向着多元化的方向探索与拓展,并把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理念定位到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之中,使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从而极大地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特征的形成。
  (一)艺术创作手法的多元化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是一个无比宽阔的领域,是一片色彩缤纷的园地,艺术家在进行声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在将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起来的同时,也积极探讨“深入继承、有效借鉴、大胆创新”等问题,进而提倡艺术思想、理念与作曲技法、手段等多元化,将中国和西方的创作手法充分结合,再用现代的作曲技巧、表现手法和配器编曲等,让歌曲的地域性、民族性和艺术性达到一个高度的统一、以促进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二)作品演唱技法的多元化
  民族声乐是包含美声唱法在内的多种歌唱方法体系,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音乐,都有各自的演唱技法,加之在如今这个时代的大舞台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渐渐崭露头角并大放异彩,而这些各种各样的唱法相互结合又会产生诸多灵感的火花,带给我们以全新的音乐感受,毫无疑问,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也将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三)审美理念的多元化
  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曾出现了“千人一面”和“千人一声”和的现象,声乐作品在创作风格、演唱技法上都表现出高度的雷同性,后期随着观众的审美需求的变化,民族声乐艺术在审美观上也有了循序渐进的变化,在审美理念上开始转变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出审美观的多元化。
  三、科学性特征
  中国的民族声乐不仅是自己民族的艺术瑰宝,更是属于世界性的艺术文化,最终要走向世界,因此在艺术发展特征上要遵循科学性问题,即指声乐演唱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而不是随心所欲,毫无章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正处于改革、发展、创新的时期,而观众的艺术欣赏标准也越来越高且呈多样性,科学的方法是要尊重中国民族声乐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纵向继承的同时,横向汲取西洋声乐的演唱方法,在创新的基础上纳入进来,为我所用。同时,科学的演唱方法,正是通过把中国传统的声乐演唱精髓加以吸收,并经过科学化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另外,声乐是艺术,艺术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在培养方式上,也注重科学性。因此,我国民族声乐在教学事业方面,对老师和学生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更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准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文化水平和艺术表现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央控制室设置在厂区变电所,通过CRT集中监视管理,达到生产工艺稳定运行的目的。在中央控制室设置DCS主站,远程控制站通过Profilbus光纤网连接,系统主机设备,操作站设置在中央控制室,根据生产控制要求设置工程师站与现场控制站。实现了集中管理操作与显示,以及分散危险性的目的。  【关键词】DCS;智能控制系統;矿山生产  【中图分类号】TP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扬琴是我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很多学生对于该艺术都非常的喜爱。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逐渐的诞生,对于促进我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对于扬琴教学模式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是对现代教育理念对扬琴教学模式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  【关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有着非常长远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是音乐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目前,怎样使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与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传统民族声乐相结合,在传承的前提下,使民族声乐里的文化精华和科学的理论协调发展,是未来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民族声乐;音乐传承;民歌唱法;民族声乐  伴随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及欣赏水平的提升,民族声乐的唱
目的探析连续助产护理服务对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干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来该院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给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网络教育培训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潮流新风尚,在开发和研究网络培训系统时主要采用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ASP.NET技术体系,它全面注重用户需求,能够提供培训主体和用户多样化功能的教育平台和开展新的教学培训渠道。  【关键词】ASP.NET;网络培训系统;研究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本文从评价主体、方法、内容、原则、标准五个方面阐述了高师钢琴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