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视域中的文学和艺术研究——以文学人类学和巫鸿的武梁祠研究为例

来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诺夫斯基、米歇尔和彼得·伯克等图像学家的理论主张推动了西方图像学的发生与发展。藉由图像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文学人类学中的四重证据法为代表,图像证据在文学研究中有其特别的功能。在非形式主义的艺术研究中,图像学的方法与人类学的方法相互渗透,推动了中国艺术研究的非形式主义转向。巫鸿在武梁祠的研究中体现出利用图像学方法进行艺术研究的多重证据思想,图像不仅作为主体参与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表征,同时作为质料本身也在积极地建构着汉代历史。
其他文献
通过营养液栽培黄瓜,研究铜(Cu)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Cu胁迫抑制,黄瓜幼苗地下部与地上部干质量显著下降,嫁接可以显著降低Cu胁
人口老龄化如今已成为全球现象,我国也正经历高速的人口老龄化。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讨论中国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类型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
利用落锤冲击实验装置对玻璃球进行了落锤冲击破碎实验;利用标准筛、电子天平和激光粒度仪对破碎颗粒进行了质量和粒度测量;讨论了实验过程中破碎颗粒的质量损失、体积平均径和
目的分析我国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相关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实时动态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