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老舍》一书近日出版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文学选本是选家依据特定的意图和标准就特定范围的作品选撷编纂而成的结集.我国历来有编撰各类作品选集的传统,自"孔子删诗"以降,历代作者继轨接踵,各体选本层出不穷.就辽、金、元诗选本而言,辽朝文献散佚良多,自然不会有人专编其作品选集,而金、元两朝的诗作选集的数量则略为可观.其中价值较高且影响较大的有金人元好问的<中州集>,元人傅习等和蒋易所编两种<元风雅>,明人偶桓<乾坤清气集>、孙原理<元音>、宋绪<元诗体要>,清人张景星等<元诗别裁集>、顾奎光<金诗选>和<元诗选>、张豫章等奉敕所编<御选金诗>和<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与日本国学院大学文学部2004年8月27日至9月7日在中国贵州省黎平县地扪、岩洞、肇兴以及榕江县的车寨等侗族村寨进行了为期12天的侗族文化联合考察。参加本次考察活动的正式成员共11人。其中中国方面5人:邓敏文、任春生、吴定国、银永明、熊邦东,日本方面6人:辰巳正明、小川直之、城琦阳子、大堀英二、舟木勇治、渡边明子。
期刊
黄伟林新作《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名为“论”,但笔者观之,说它为“史”亦无不可。或者干脆说是史论结合。此书新意又何在?首先,任何评论,最为忌讳是“无家可归”。黄伟林的“可以为家”在哪里呢?在第一章《中国当代小说家群体生成的文化语境》里,作者标明一个关键词:文化语境。作者强调,在意识形态空间外,当代书写“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的写作”,这种“文化写作”说明“人类学是其核心”。
2005年5月,“台湾少数民族社会文化调查”课题组一行六人赴台湾进行为期15天的学术访问与交流。此行的重点是调查台湾原住民社会文化现状,课题组从台北出发,绕行台湾岛东海岸,途经花莲、台东、屏东、嘉义、南投、高雄等县市,从深山腹地的阿里山区的邹族部落,到闻名遐迩的日月潭边的邵族社区,广泛接触了阿美、泰雅、赛夏、排湾、鲁凯、布农、卑南、太鲁阁、邹、邵等原住民族群,并与从事原住民研究的相关学术机构、学者会见、座谈。
以手写原稿为据,探索18世纪维吾尔语文学巨著<斯迪克纳曼>产生的诸多因素,作品的结构、内容以及与作者生平相关的问题.
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蒙古文学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4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阿古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包明德,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老挝苗族作为难民迁徙到美国的初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快速同化以及避免集中安置会给当地政府带来过大的负担,采取了分散安置的政策。但由于美国没有类似中国的户口制度,苗族很快自己聚居起来,目前16万美国苗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加利福尼亚、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北卡罗林那、密西根,马萨诸塞和罗得岛等州的一些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