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中学生创造能力的探讨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1984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其的理论基础。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其学习物理兴趣的最关键时期,而实验不仅是作为物理教学中最重要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本文主要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
  在当前新课程成改革浪潮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最主要的目标之一。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正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平台。为了能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笔者首先对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几点措施。
  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现阶段,实际实验的开出率并不高,实验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当前多数中学对实验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资金投入方面也不少,但是这仅限于化学、生物方面的,对物理实验存在普遍不重视的现象。多数中学的物理实验课程安排尚未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第二,部分中学及物理教师存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轻具体实验操作的现象,多数认为做实验的效果比讲实验的效果差,不值得浪费太多时间做实验。这些想法造成了物理实验教学名存实亡的结果,多数教师将实验教学变为讲实验、背实验以及演示实验。这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体现出教师对物理教学认识的不到位。导致了教师忽略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从而造成实验教学的手段、方法等的单一和陈旧。教师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动手、动脑机会减少。他们仅仅为了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而进行实验,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第三,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老化、僵化,实验教学方式过于呆板,仍是传统的一个班学生在统一的时间里,运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以及同样设备去完成同一个实验,最终以得出同一个结论。这样的教学结果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大多学生出现依样画葫芦的现象,其中难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数据以及思考的能力。
  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为学生多提供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提高其实验技能。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是培养及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每次实验时,物理教师必须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及了解,教会其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熟练掌握读数以及处理结果的方法,能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与推理,进而得出准确结论。例如,在进行电学的实验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反复地告知学生电压表、电流表具体的链接特点与“+”“-”这两个关键连接柱的具体接法,使学生会运用欧姆定律对量程进行准确的估算,可有效避免出现量程过大而导致测量值误差大的现象,或是避免由于量程过小而导致损坏仪表的现象。只有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實验技能,才能自主去探究其它的电学实验。此外,可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验操作。
  2.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往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归纳分类、洞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敢于提问的勇气。提问实质上也是一个创造思维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情境来启发、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挖掘新问题的习惯。教师不应将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直接摆上台面,不应将课堂当做是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提出问题。通常,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常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为学生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运用一定的演示实验,经过巧设疑问后,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诱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自然也就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创造能力,逆向思维是关键。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通常学生习惯了顺向思维,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日渐僵化,难以进行独立发展新思路。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则必须以逆向思维进行思考。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让问题化难为易。在光学实验中,逆向思维运用的尤其多。如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把平行光会聚到焦点上,反过来,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上,利用逆向思维并结合实验知道通过透镜后光线又将平行的射出去。通过实验,促使学生敢于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展开探索,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充分把握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进而开发其的创造力。创造本质在于创新,因此,只有通过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才能使学生在更多的科技活动、实验活动中,主动形成创新性思维,开发创造潜能,从而实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莹莹,代富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J].科技教育.2009.
  [2]王友湘.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和出路[J].理化教学.2009(4).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鹿苑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高聚物强度理论表明,其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这说明提高高聚物实际强度的潜力是很大的。另外,自增强聚合物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体和基体之间不存在
【摘要】导学式教学模式,通過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导学式教学模式  一、问题提出的依据(一)实践的依据。  首先,在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即抽象的多,具体的少;历史性的多,现实性的少;理念上的多,可操作性的少;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灌输-考试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就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让家长自愿、直接参与到班级事务和半日活动中,与班级保教人员共同管理班级的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家长参与班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他指出:生活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
期刊
BaTiO3陶瓷是是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其室温电阻率高达1010~1012??cm。1995年,Haayman等人发现,在BaTiO3陶瓷材料中加入微量的施主稀土元素等,会产生PTCR(正系数热敏电阻)效应
ECAP使材料在等径弯曲通道转角处产生剧烈的剪切塑性变形,从而使变形材料晶粒细化至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ECAP作为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强烈塑性变形方法之一而备受关注。本文
【摘要】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只把注意力放在优秀学生成绩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那么,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学困生?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关爱 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