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相关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获取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通过简单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必然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获取阅读材料信息的有效性与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因此,教师应结合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不高。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惯用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直接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心地引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倾向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授课时往往着重于对考试重难点的讲解,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课本内容。在阅读文章或诗词讲解中,习惯直接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而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重复抄写和背诵“死记”知识点,但在文章诗词的意思理解上往往是一知半解。阅读能力的欠缺则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阅读课程的安排不合理,通常不单独设立,即便有单独设置,课程数量也较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更习惯以直接讲授的方式代替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为了应付考试,有些教师甚至会占用学生阅读课的时间。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安排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量,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往往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创设有效的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在日常中接触较多的是卡通动画和各类有趣的小故事。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可根据阅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选用恰当的动画形象或故事形象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采用阅读情境或小故事的方式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然后,教师顺着话题带出阅读课堂的主题,提出与阅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思路,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思维。先让学生自行进行阅读理解,思考过后,由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教师给出建议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对作品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小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同的文章应该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形成不同的阅读思维习惯。例如:小学生较常接触的是记叙文类型的文章。记叙文又分为叙事、叙人、叙景等,着重于表达事物或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精读,结合整篇文章背景进行问题分析和作品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带着学生边阅读边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划分段落层次、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根据文章主要情节概括文章内容等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指导。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文章的效率。
  (三)加强阅读基础训练
  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基础训练必不可少。文章是由字、词、句组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先从字词的学习和理解开始,形成量的积累。只有足够的量的积累,才能读懂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基础训练。在阅读基础能力训练中,着重训练学生对字词句在课本中的理解和运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情景中,同一个词语会有不同的含义。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和含义。例如:在三年级《小摄影师》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对生字进行教学和讲解,在学生理解词义后训练其运用这些生字进行造句,加强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朗读,使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教师可采用轻松的角色扮演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阅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拓宽阅读教学渠道,使阅读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和阅读现状,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阅读比赛等形式,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明确该次合作学习的目的及任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间共同探讨问题、分享学习心得,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阅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以课本内容为根本,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重视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更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注重通过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其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培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等,推荐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分析、思考和探索,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点,使其学会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作品的风格与写作方式。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苏友拉其其格.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5(15)
  [2]张才周.试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3]杜燕玲.初探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A].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
  [4]毛帅琳.浅谈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A].
  2018年“教育教學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45-02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由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2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
摘要: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地基为软粘土,软土路段既不容易处理,造价也相应增加,因而对软土路基的处理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软粘土路基的常
采用酶解结合物理法对雨生红球藻的破壁工艺进行了研究,以破壁孢子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酶解条件,对比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的最佳破壁工艺为:选用
摘要:进入新世纪,本市电网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本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和城乡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用电负荷增长迅速,而电网发展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市大范围内缺电。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由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的发展累积而形成的,要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电力工业的发展能否适应地区用电需求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因此,电力市场的发展与电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大军中来,有些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些是为能够更好地生活,无论是哪种,对于毫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只有选择最易成功的创业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