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抗凝血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81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正常新生儿生理性抗凝血因子的水平,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及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的活性和含量,α2巨球蛋白(α2-Macroglobulin,α2-MG)的含量,并与成人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脐血中AT、PC、TFPI的含量和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成人水平(P〈0.05)。α2-MG的水平
其他文献
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翻译风格,本文在赞成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这个基本原则前提下,通过阐述翻译者的个人风格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参与其事的,提倡译者应该在不影响原作思想内容和整
目的筛选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愈伤组织诱导适宜条件,确定愈伤组织类型。方法以北细辛叶柄和叶片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状态、培养基类型及植物生长调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血循环指标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成30%TBSAⅢ°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不补液 (NR)组
监控假说、认知互动理论、技能习得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从不同角度都为纠错性反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反馈的类型学提供了书面纠错性反馈研究主要变量之一的分类,即反馈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