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将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护理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治疗效果以两组患者的及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也相对对照组较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较对照组较优(p<0.05)。 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恶性肿瘤;放化疗;护理效果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中从事某种行为活动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自己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其对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0。纳入标准:经过医学鉴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且诊断生存期在4个月以上,无高血压、高血糖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排除标准: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常规放化疗的患者,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 (60.56±7.14)岁;恶性肿瘤病程1-8年,平均病程(4.88±1.21)年。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 (31.43±10.08)岁;恶性肿瘤病程1-8.5年,平均病程(4.63±1.2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医院规定的标准式肿瘤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自我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传,告知其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方案,让患者及家属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内心疑虑;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证其身心健康;不断激励患者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给其精神上的支持;提前告知患者家属放化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及痛苦,鼓励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加强其生存的信念和决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治疗效果以两组患者的及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能力进行评价,自我效能与评价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在治疗效果评定中,SD表示疾病稳定,PD表示疾病进展,PR表示部分缓解,CR表示完全缓解。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OL—Index量表评价,评估项目为五项,每项均分为三个强度,分值0-10分,患者生活质量与得分成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进行表示,数据比较经过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認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区别不大,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临床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日常活动、运动能力、生命观以及外界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其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p<0.05)。详见表3。
3.讨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医学上主张通过放疗和化疗来医治,但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经常产生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因而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了抵触心理,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甚至有过激的语言和行为,这一现象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同时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都是不利的。通过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患者能够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精神状态。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区别不大,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疾病控制率和临床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日常活动、运动能力、生命观以及外界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楠.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癌痛程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1):125.
[2]赵连联,何怡.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癌痛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55.
[3]马智敏.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22,28.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恶性肿瘤;放化疗;护理效果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中从事某种行为活动并取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自己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其对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80例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40。纳入标准:经过医学鉴定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且诊断生存期在4个月以上,无高血压、高血糖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排除标准: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常规放化疗的患者,认知和精神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 (60.56±7.14)岁;恶性肿瘤病程1-8年,平均病程(4.88±1.21)年。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 (31.43±10.08)岁;恶性肿瘤病程1-8.5年,平均病程(4.63±1.2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医院规定的标准式肿瘤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干预。自我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传,告知其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治疗方案,让患者及家属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内心疑虑;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证其身心健康;不断激励患者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给其精神上的支持;提前告知患者家属放化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及痛苦,鼓励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加强其生存的信念和决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治疗效果以两组患者的及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能力进行评价,自我效能与评价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在治疗效果评定中,SD表示疾病稳定,PD表示疾病进展,PR表示部分缓解,CR表示完全缓解。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OL—Index量表评价,评估项目为五项,每项均分为三个强度,分值0-10分,患者生活质量与得分成正相关关系。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进行表示,数据比较经过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認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区别不大,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临床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日常活动、运动能力、生命观以及外界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其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p<0.05)。详见表3。
3.讨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医学上主张通过放疗和化疗来医治,但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经常产生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因而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了抵触心理,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甚至有过激的语言和行为,这一现象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同时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都是不利的。通过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患者能够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精神状态。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区别不大,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疾病控制率和临床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意识、日常活动、运动能力、生命观以及外界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自我效能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楠.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治疗效果及癌痛程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1):125.
[2]赵连联,何怡.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病人癌痛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55.
[3]马智敏.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