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言学习”而忽视文化学习。日复一日的语言知识的重复再现,让学生对英语课程在初中低年级学段就产生厌倦心理。而英文歌曲是治愈此“病”的一方良剂。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 它把语言知识融合有趣的歌词中, 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文歌曲 兴趣
  一、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英语教学一直专注于教师和教材。教师的教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补充材料通常仅局限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学生变成了为学习而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可以极大地改变课堂的严肃气氛,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老师应将下一节课要讨论的歌曲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收集相关的资料,如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和歌手背景等,并准备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和话题供上课讨论。课堂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歌词听写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I’m,I’ve,It’s,I’ll等类似的缩写动词的听力水平,同时锻炼学生分辨coming,receive,agree,until,tree,sea等单词中的长短元音(/i/and/i:/)的能力。在这个活动中用到的歌曲是“Tie a Yellow Ribbon the Round Old Oak Tree”。
  首先发给学生带有空格的歌词,让他们浏览整篇歌词并试着猜测空格中的单词,然后教师解释较难的单词并让学生朗读歌词。其次,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整首歌的理解情况。最后歌曲播放三遍:第一遍纯粹是听,让学生试着听出空格里的词;第二遍填写空格;第三遍核对所填的内容。听完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听和跟音频随唱练习发音。此练习是讲四级考试听力Dictation部分的一个补充,又不乏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
  2.基础知识解析
  英文歌曲里有许多“时髦词”和地道的表达,此外也可以学习许多实用的词组、句型。比如:在Celine Dion的一首Because you loved me中有几句歌词:You’re the one who held me up,you are the one who saw me through.其中有两个词组hold up在这里表示“支撑”,see through在此表示“看穿,懂得”,这些词组的实用性都很强。学生可以就不懂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句式等提出问题,先由其他学生解答,若学生遇到困难,可由老师帮忙解答,也可以提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词组等与其他同学交流。
  3.翻译的训练
  歌词的翻译也是文学翻译,此外歌词具有很多诗的特色,许渊冲先生提出的形、音、译“三美”的诗歌翻译原则,应当成为我们进行歌词翻译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试着去翻译,之后拿出自己的译文和大家比较,讨论看看这句歌词的哪种译法更符合“三美”原则。例如《珍珠港》的主题曲“There you’ll be”中有一段歌词写得很美:In my dreams I’ll always see you soar above the skies/In my heart there’ll always be a place for you/for all my life/I’ll keep a part of you with me/and everywhere I am there you’ll be.学生甲将其译成:在我的梦里,我总是看见你架着飞机直冲云霄;在我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我会珍藏对你的记忆,不论我到哪里,你都会如影随形。如果学生乙有更好的翻法,就可以拿出来和大家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4.问题讨论
  学生提出之前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不限,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歌曲进行仔细分析和大胆的猜想。然后老师可以阐述自己对于歌曲的看法。
  课后的训练:老师可建议学生关于本课写一篇文章,字数、内容不限,这就要求学生把对这首歌及关于它的一切信息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海量的资料中(无论是课后还是课上得到的)筛选出最有效的信息作为写作素材,从众多评论中提炼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三、选择英文歌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歌曲清晰。节奏和缓、曲调优美、唱词清晰;歌词内容应与学生的年龄水平相适应,易于接受,语法正确。
  2.歌曲有发挥的空间。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歌曲要语音标准,有值得讨论的词汇、句型等和一定的文化知识。笔者在此推荐几本教材,美国ESL专家Millie Grenough编写的六册系列教材Sing it!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Song,中国十大名师之一的赖世雄老师的听音乐学英语一书。老师可以从中选取些合适的歌曲,并从这些教材中汲取灵感。
  3.形式注重变换。不同的学生喜欢不同类型的英文歌曲,所以每节课可选取不同类型的歌曲来进行教学。教学设计的形式,练习的形式要做些变换,让学生感受到每次课都有新鲜感。
  四、后续活动
  在外语教学中,歌曲的运用通常只包括听歌和问答,最终以跟唱结束。教唱歌曲不应作为一项孤立的教学活动,更不应视为简单的“娱乐”插曲,而应成为教学大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有机的结合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阅读。许多歌曲所涉及的主题都能找到有关的阅读材料。因此,学唱了歌曲就自然过渡到对其乐队或歌手的背景资料的阅读。而且,许多课本都以题目划分单元,这就便于插入有关歌曲,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写作。不少歌曲内容适合学生紧接着做某种书面练习。比如:学完Street of London可布置学生给报社写信,谈谈对穷人和老人的关心问题;学完she is leaving home可让学生练习写便条,告知“她”离开楼梯的顶端。笔头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是否需要应根据歌曲内容而定。
  3.讨论。有些歌曲的主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讨论。
  五、结语
  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可以极大地改变课堂的严肃气氛,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即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水平。模仿歌曲当中的发音、语音语调,对学生听力有很大的帮助,即通过英文歌曲,学生不仅熟悉单词间的连读、爆破、吞音等常见发音特点,而且对语音,语调和整个语言的如何表达,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学生的语音语调自然了,再加上单词句型的积累,口语会上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更便于交流。
  参考文献:
  [1]Amold,J,H.D.Brown.A Map of the Terrain[A].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C].Cambridge:CUP,1999.
  [2]胡蓉.音乐在英语中的作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3]曹理,何工.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0,(1).
  [4]薛小芳.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英语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5]李程.歌词的英汉翻译[J].中国翻译,2002,23.
  [6]陈蔓萍,刘钰峰.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网站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其他文献
年有腿,走得飞快。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的味儿便同发面火烧和红薯粉汤一起,把日子和肠胃都灌得满满的。  除夕守岁是大人们的专利,孩子们犯困,想守也守不住。到了初一,比平时上早操起得要早,将粗布棉袄一套,母亲连夜赶出的方口布鞋一穿,就跑到街口去了。伙伴们相互瞅瞅新衣,比比谁口袋里的鞭炮多,谁的更响,年就在这此起彼伏的噼啪声中炸开了花。有的因为兄弟多,分到的鞭炮少,不舍得放,紧紧攥在手心里,就像要攥
小兔子饿了,怎么办呢?同学们快来帮它实现吃萝卜的愿望吧!  请从方格里的左上角第一个字“走”开始,一次经过格子里所有的字,并不重复已经走过的路线,使沿途经过的字连接起来,成为首尾相接的八组四字成语,赶快想一想,怎么“走”才能让小兔子“吃到”萝卜呢?  (1)形容大风时天地间暗淡无光。 天( )地( )  (2)形容时间长,永远不变。 天( )地( )  (3)形容包围严密,遍撒罗网。 天( )地(
清远市第二中学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一所市属公办高中,被评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正> 1969年,好莱坞发现了地下电影,《逍遥骑士》、《爱丽丝餐馆》、《良媒介》和《午夜牛郎》是当年最卖座的影片。反叛的青年和反文化的声音顿时变得可以赚钱了,各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