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研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始终是社会的主体。在现代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分析了管理中出现道德缺失现象的成因,并提出加强德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德育培训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道德行为是人类开展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则属于一种社会实践,实践主体和对象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在管理中必然会受到道德的制约和导向。目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道德层面上的研究并不多,管理过程中的道德缺失现象不断发生,这是必须要引起企业关注与重视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研究富有时代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道德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建立在一般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对于职业道德的认可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道德规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现今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道德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充分、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蕴含以人为本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道德体系,可以令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在实际的情况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常出现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不尊重员工个体价值、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等道德缺失的现象,有的情况甚至严重到构成违法的行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道德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道德缺失现象的成因
  1.理念上“以人为本”的意识缺失
  目前,存在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意识观念,不注重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一味地为寻求公司利益,随意压榨员工,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超时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补助,以未完成公司任务为借口,增加员工的工作和心理负担,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很直观的例子就是深圳“富士康”员工“连跳”事件。很多员工在工作时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属于自己的基本权利都无法保障,就无法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人文关怀其实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观念。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员工能够感受到公司的关怀,自然在情感上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更愿意付出,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带来效益。
  在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时,更多地是关注人才自身所具备的技能与价值和人才对公司的贡献,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助于个体专注自我价值的训练和提升。但与此同时,企业往往忽略了员工进入公司后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素养的培育,令员工在初入公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找到认同感,在工作中会产生迷茫,最终要么遗憾请辞,要么就是被公司淘汰。既不利于员工个体发展,也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长远发展的。
  2.制度上缺乏公平、公正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些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有悖于职业道德的。例如很明显的性别歧视:在企業招聘广告上就明确注明了需要男性或者女性,即使该岗位本身对性别没有任何要求。还有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薪酬分配不公:很多企业制定的薪酬标准与员工自身的工作任务并不匹配,这样往往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公平的对待会使员工消极工作。流水的兵并不利于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针对员工的培训制度,也会有不公允的地方,许多企业都会将培训机会特意分配给资历深、经验足的老员工,而新员工获得培训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样不利于企业积累专业人力资源,也就无法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3.企业自身忽视了道德建设
  企业自身立足社会就应该遵循道德要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诚信是一个企业长足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大多企业都明白并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会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在招聘信息中,发布虚假信息,要么是对薪资的随意抬高,要么是不存在的岗位,为了证明企业实力或者广纳员工,采取的这些失信手段,损害了公司的诚信度。
  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在招聘时以考验的名义,要求应聘者针对企业某一具体时间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无偿窃取有效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企业难题,严重损害了应聘人员的知识产权和个人利益。
  欺骗员工,拖欠工资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也是企业失信的表现。诚信是劳资双方建立劳资关系的首要前提,也是劳动合同签订的基础。在现实中,存在着部分企业与员工签订虚假合同,欺瞒员工,最终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的现象。例如,在招聘时承诺员工各种福利待遇,但到实际支付时又以各种借口或者绝口不提来敷衍了事;一些小型工程企业会存在严重的拖欠工资的现象。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德育培训
  1.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中的德育培训有利于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从道德层面开辟一个更合理、全面的管理途径,加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合理结合,使利益最大化的有效管理手段,引入道德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助于到企业和员工的良好发展。将道德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风向标引导和制约管理规范,有利于净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界的风气,将之引导向科学、合理、健康、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从观念上培养职业道德
  道德意识是一种隐性资源意识,企业要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德育培养。要将道德意识作为重要的管理理念,作为行为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有自身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强调公平、公正、公开,用企业的诚信换取员工的信任和归属感,合理规避道德缺失的现象。
  3.从制度上完善管理体系
  一个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进行适当合理的优化。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制定合法的管理制度,加强法律监管,对员工进行合理制约,进而避免发生管理过程中道德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社会舆论监督,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监督企业道德缺失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加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4.从企业自身德育培训做起
  企业管理者自身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在加强工作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企业的管理层的道德修养往往会关系到整个企业的道德建设。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日常工作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在管理中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刘明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08).
  [2]齐迎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道德缺失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01).
  [3]尚莉.浅析道德规范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3).
  [4]宁明志.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道德行为及道德评价[J].人才资源开发,2012(01).
  [5]王子涵.有关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道德缺失问题的分析[J].企业研究,2014(04).
其他文献
摘 要:微信,作为一种具有丰富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多元化功能的现代信息传播方式,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而中职院校充分利用微信来开展德育,为当前的中职院校德育拓展了全新的教育领域。文章作者通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重点阐述了运用微信平台创新中职院校德育的对策。  关键词:微信平台;中职院校;德育;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03一、微信所具有的主要特
一、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只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它是一个系统的课程,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位中小学生都必然面对的一个挑战,也只有通过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二、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
摘 要: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和其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营销已成为电商领域的一个大蛋糕。针对这一热潮,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特点、营销方式、对移动互联网营销战略的SWOT分析、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发展趋势及对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平台;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APP  近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旨在教育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大力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更新自己陈旧的教学方法,创新思维,以正确的思维、恰当的做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耐心帮助学生,积极解决学生的疑问,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据此,笔者做出下面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供
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然而,随着这一新闻样式的遍地开花,同质化日渐严重,加上人们最初的新鲜感逐渐淡化,它的缺憾
摘 要:文章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福州某高校抽取108名本科生填写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尊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考察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结果发现:母亲的教养方式和网络交往依赖、自尊的关系不是十分紧密,父亲的教养方式与这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自尊负向预测网络交往依赖,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交往依赖的关系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总之,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