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田耳:我其实是宅男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的时间,我感觉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一种穿越。
  8月16日,首届大方文学节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小剧场举办,主题为“旅行与叙事:我的文学漫游记”,作家们从各自不同的旅行故事谈起,共同探索旅行的意义,探索个体于这个广袤宇宙的存在缘由。
  有人说“旅行是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而往陌生的世界迈出第一步”,也有人说旅行是为了“知行合一”,鲁迅文学奖得主、小说家田耳却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害怕旅行的深度宅男。然而,他的笔下有着最多元的故事和厚重复杂的人物,这些无不来自于他的采风经历——作家,始终是在路上的。

猜不准


  《新民周刊》:怎么写这本新书《被猜死的人》的?
  田耳:其实这本书写了很多年了,本来想一年一篇收录进书里,但是我是1999年开始写作,编的话就有两本了,所以我提供了十几篇自己比较满意的,中信又挑选了其中7篇集结成册,既有我的处女作《衣钵》,也有我近年写的《鸽子血》,基本上算自己的一个精选集吧。
  说实话,有几篇入选我也很意外,其实作家把小说写出来以后,评论权就不在自己这边了。我自己觉得好的,别人不一定觉得好,比如《一个人张灯结彩》,我开始并不看好,但后来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客观上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还有我这两年写的作品,其实自己都不是很满意,但发表后反响却出乎意料。像我这种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的,有时候也挺好玩。猜不准,真的猜不准。
  说到来参加上海书展,以前2005年、2006年那会儿我在上海学习,在青浦,很远,但我经常跑过来看书,当时泡在书里面就是很幸福的感觉。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如饥似渴的感觉,现代通信技术发达后,每天接触到海量的信息,都没有远方了。
  特别是年纪渐长以后,对人事已经有了把握,有时候没办法进入文字本身。不仅文学作品,还有人,以前我们还有暗恋,但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再有这回事了吧?(笑)
  我感觉我骨子里还是挺悲观的。
  《新民周刊》:旅行是你选择题材的途径吗?
  田耳:我其实是一个宅男,十几岁以前都没有出过县城。但我是一个喜欢下笨功夫的人,很多人讨论怎么写和写什么。我认为这二者肯定是在一起的,写什么在前面,怎么写在后头。我自己写得不多,20年,300万字,但我毫不谦虚地说,我找故事下的功夫比大多数人要多,写的东西也不一样,也因此有了自己鲜明的面目。
  我也喜欢体验,比如写《天体悬浮》的时候,除了查阅大量资料,我真的买了天文望远镜;写精神病人,就托了各种关系去精神病院待了一个星期——你不去的话,凭空想象或者看影视作品,一点都不准确,比如很多精神病人被治愈后,回归社会存在难度,所以很多人宁愿回到精神病院当护工,照顾精神病人,而且他们大部分都照顾得比正常人更好。这些现象和感觉,一定要实地触摸的。
  笨功夫的确费时费力,但去和不去,写出来的质地是不一样的。我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我相信找材料,要去体验生活。有一年,我找材料、听故事、去体验,在纸上写了四五十个题材,就写了一个短篇《氮肥厂》,胸有成竹,一下子就出来了。我在下功夫找资料的时候,就已经能够保证我这篇小说的质量。
  《新民周刊》:你特别喜欢刻画人物的孤独感?
  田耳:其实也是不刻意的。我的老家在凤凰,在那里朋友特别多,每次回去都会叫我去喝酒搞气氛,其实我早年很少说话,但喝了酒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们叫我我就去,不叫我我就一个人在家里待很久。他们觉得我很孤独,我倒是觉得他们很孤独。
  喝了酒聊天也是瞎聊,开玩笑的,真正能聊进心坎里只有一个人——田爱民,笔名叫努力嘎巴,他的小说写得很先锋,2000年的时候就写了十几篇小说,拿来给我看得眼花缭乱,觉得他简直是个语言天才。可惜的是,按照世俗的评判标准,他的小说全是语病,但是把语病去掉以后呢,文字又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现在他已经不写了,但当时有很多人崇拜他,我对他的依赖也很强,隔几天一定要去找他。
  《新民周刊》:有人把你和沈从文的写作风格相比较,你怎么看?
  田耳:早期的确有,但现在应该已经不会这么说了。我们都是凤凰人,中国人特别相信土地,同一片土地的人是能够互相帮助的,某种意义上,我也的确是在大树下面乘凉的人,别人看到我来自凤凰,可能会高看一眼。但是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对我影响确实不大,反而余华、王朔的东西影响我更多。

我没有变,时代在变


  《新民周刊》:写书这些年,时代变化发展,你的心路是否有变化?
  田耳:我觉得自己没有变,但时代确实改变了很多。我是90年代末开始写作的,20年的时间,我感觉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一种穿越。
  以前重要的东西,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以前讲节约,物尽其用。但现在空间更重要,所以每次回家,我看到父母家里到处堆积的东西,都会让他们清理掉,否则家就成了垃圾场,咬着牙齿也要扔。改变,这是常态,也是必然。
  作家也是一样,以前文学作品少,很多人写出一篇,就可以吃一辈子。而且当时的作家地位真的很高,自视也高,觉得自己是要干一番不朽之事业的人。甚至我的小学还成立了全国首个专门培养作家的特长班,我10岁就想当作家,跟这个也大有关系。
  但现在人人都能写作,作家也成了一个普通职业。就像以前明星都是港澳台或者少少一些人,但现在海选节目都出了不知道多少明星了。其实这也挺好,因为人都有惰性,像以前好多作家一篇成名了以后就不再写了,到处讲座赚钱,但现在我们的状态,是真正可以一直写下去。
  我也很高兴我能一直写下去。
  《新民周刊》:作为文字工作者,如何看待现在的快餐文化?
  田耳:“浑浑水养昏昏鱼”,什么语言都能传得下去,因为语言是每一个人都能懂的,不像音乐、美术,有些人欣赏不了。上个世纪的白话文运动,当时有人高呼文化沒有了,但其实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我们那个年代,一辈子没进过县城的农村老太太很多,但现在,现代人的活动半径极大,满世界飞着就去了,我小时候憋在小县城里的那种发疯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包括我带女儿旅行,做个旅行方案她来选,很有自己的主见。
  所以,或许我们应该从一代看不起一代的循环中改变,相信这一代人会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式。
其他文献
这几天,全国闻名的“沙县小吃”又展开了它在全世界的崭新征途——新店落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八大道,主打“四大金刚”:拌面、扁肉、蒸饺、炖罐,开业首日1200余份小吃4小时内销售一空。  这不是中国小吃第一次成为世界网红了——在沙县小吃足迹遍布美国、西班牙、葡萄牙之前,煎饼果子、肉夹馍、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已经陆续漂洋过海,攻陷了歪果仁的味蕾,也告别了以往海外中餐给人留下的“山寨”“不地道”等刻板印象。
金庸,原名查良镛,为什么取笔名为金庸?  1955年2月8日,《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每天一段,直到1956年9月5日,共连载了574天。  金庸,就是“镛”字一分为二的拆字法。这种起笔名的方式,他的查氏宗亲查良铮早年已做了示范。只是后者拆的是他的姓“查”。查一分为二是“木旦”,木旦不像个真名,以穆代木,故名穆旦。  金庸先生也用过其他的笔名,例如用姚馥兰
上图: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竞争到协调”  2012年12月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至今,安倍已经访问了149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双边关系框架下访问中国,这次是第一次。第一次安倍政权时期,安倍将中国作为外访首选,而这次则是第150次,安倍从东京到北京的历程,说明中日关系的复杂。  从安倍第一次政权到今天,日本曾设计或参与了几个“中国包围网”。2006年安倍访华,曾提出“战略互惠”思考,但此后不久
“共赢思想”,不仅体现在住在国和中国之间,也涉及中国与侨胞的相处模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时发表的主旨演讲,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而言,大家深深感受到习主席讲话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他们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深感自豪,同时也期待中国和世界经济向好发展,并在此中扮演重要角色。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侨联
手機里有个微信小群,名字很诗意:难得一二朋友,听风看花吃酒。听风看花一般都免了,最持续、最投入的活动是吃酒,准确地说,是喝酒。  即使喝酒,我们也喝得与众不同,许多次小聚,都是一场持“酒”战,中午喝到晚上,晚上喝到凌晨,喝到餐馆的最后一桌。  前段时间,髋部偶感不适,自诊是走路太多。同事友情提醒,喝酒太多也会导致股骨头坏死。我赶紧去医院拍片检查。核磁共振之后,结论意料之外:右侧股骨头异常信号,肿瘤
參加工作时我满16周岁没几天,工作单位在浙皖毗邻的长兴县煤山,离家好几百公里,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经常想家想娘,工作不太安心。  我学的是电焊工。师傅干活不惜力,带徒弟却是头回。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照着我干好了。”我却喜欢“打破砂锅纹到底”,问得急了,师傅就说:“你学我做就是了,我师傅就是这样教我的。”这令我很郁闷,私下向领导要求换师傅,领导笑着说:“先将就几天,实在不行再给你换。”没过
邮轮,是海洋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旅行中的另一番世界。以往,你對邮轮的印象可能是这样的:站在甲板上吹吹风、躺在甲板上晒晒太阳。而在今天,邮轮更像一个海上宫殿,动辄十五六万的吨位,三四千人的承载量,情侣出游,亲子休闲,玩冲浪、甲板跳伞、海底观光……登上一艘邮轮,全部搞定,世界各处的航线,各具特色的邮轮,总有适合你的小乐趣和新玩法。1.浪漫之旅——地中海航线  航线经过埃及、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等国,穿梭
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算的是我们身上的器官究竟价值几何——每克骨髓最高能卖到2.3万美元,一对肾脏大约可以卖 20 万美元,心脏价格为大约28万美元……原来,上天赐予每个人的“财富”,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有人努力把这份“财富”变现。  不久前看到的一个视频,记者深入到湖北的一个村落里暗訪调查发现,过年后村里几乎找不到年轻的妇女,当地村民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这里想赚钱的年轻妇女都去代孕了”。  
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李克强总理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又提出新的明确要求。国务院继2015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关于全面建立困
有了一流的足球,才有一流的球迷,有世界级的球迷,才会有世界级的运动员,球迷的质量大致相当于那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运动水平。  足球好看。  围绕足球的球星也好看。  围绕足球和球星的球迷也是一道风景。  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足球确是个精灵。它在人类生活中弹来弹去,令人着迷。单就人类会为一个皮球着迷这一点,就足以看到人类所有的美好与弱点了。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球迷有很强的群体特征和地域特征。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