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闭环反馈自动给药分娩镇痛泵(简称智能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1000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闭环反馈自动给药分娩镇痛泵(简称智能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智能自控镇痛泵组(I组)和传统自控镇痛泵组(T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首剂量给予0.1%罗哌卡因+0.5 mg/L舒芬太尼混合液12 ml,镇痛起效后,I组和T组分别应用智能自控镇痛泵和传统自控镇痛泵进行分娩镇痛.两种自控镇痛泵基本参数设置为:背景剂量5 ml/h,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剂量5 ml,锁定时间15 min.智能自控镇痛泵每1小时评估一次,若产妇按压次数为0,则下一小时背景剂量减少5 ml,最小背景速度以0.1 ml/h输注;若产妇按压次数为1、2,则下一小时背景剂量不变;若产妇按压次数≥3,则下一小时背景剂量增加5 ml,每小时镇痛药物极限量为30 ml.两组均于第二产程结束后关闭镇痛泵.记录产妇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镇痛后30 min(T2)、镇痛后2 h(T3)、宫口开全(T4)、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T5)的VAS评分,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总镇痛时间,镇痛药物总用量,每小时用药量,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的局部麻醉药背景输注速率,爆发痛发生率,新生儿l min、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及镇痛副作用和产妇满意度等. 结果 最终纳入产妇113例,I组57例,T组56例.与T组比较,I组爆发痛发生率和宫口开全时VAS评分降低(P<0.05),I组镇痛满意度和第二产程用力分娩时背景输注速率增加(P0.05). 结论 智能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爆发痛发生率降低且不增加镇痛药物用量及副作用发生率,产妇满意度高,对母婴是安全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羟考酮无背景剂量输注模式在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神经鞘瘤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有一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催乳素(prolactin,PRL)和术后镇痛及安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12月接诊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5.8±4.7)分、(15.8±5.5)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潜移默化但又举足轻重的影响.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
目的 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对阴茎硬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15年12月以前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纳入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阴茎硬结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按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影响,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人院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半数,对照组入院后采用传统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流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一日焦虑值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
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重要条件和基础.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复杂,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易于推广的SAHS动物模型.但国内外学者根据SAHS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发病特点,尝试用不同动物、不同的方法建立SAHS动物模型.本文就SAHS模型动物的选择及模型制作技术加以综述。
文章根据多年从事不同类型学生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管理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单链RNA,已证实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miRNAs与肾细胞癌(Renal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