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下面我就说课的意义与要求、说课的内容与方法两大方面及说课误区简要谈谈说课。
一、高中英语说课的意义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外在的,如:培训学习、听专家报告等;二是内在的,如自学、实践研究等。但是无论来自哪一方面的学习或培训,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自身参与来发挥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以往一些成功的范例都说明了教师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不懈地投身到教学中,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说课”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但它又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参与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说课”是借助外力,促使教师内因发生变化的杠杆。它有明确的目的,被教师所需要。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二、高中英语说课的要求
1.理论性与科学性。
2.简易性与操作性。
3.交流性与示范性。
三、高中英语说课的方法
1.说“准”教材。
2.说“明”教法。
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目的。
四、高中英语说课的内容
高中英语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
1.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只有教师先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教案。
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材内容分析,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说出本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3)说明教材的重难点。
2.说学生。
在备课和上课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认清学生的具体真实水平,这样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3.说教法和学法。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对所有学生都“一刀切”,运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及水平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说课者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4.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需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包括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而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五、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然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因而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就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又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下面我就说课的意义与要求、说课的内容与方法两大方面及说课误区简要谈谈说课。
一、高中英语说课的意义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外在的,如:培训学习、听专家报告等;二是内在的,如自学、实践研究等。但是无论来自哪一方面的学习或培训,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自身参与来发挥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以往一些成功的范例都说明了教师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不懈地投身到教学中,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说课”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但它又需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参与才能达到目的。因此,“说课”是借助外力,促使教师内因发生变化的杠杆。它有明确的目的,被教师所需要。说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二、高中英语说课的要求
1.理论性与科学性。
2.简易性与操作性。
3.交流性与示范性。
三、高中英语说课的方法
1.说“准”教材。
2.说“明”教法。
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目的。
四、高中英语说课的内容
高中英语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大方面。
1.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只有教师先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教案。
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教材内容分析,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说出本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3)说明教材的重难点。
2.说学生。
在备课和上课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认清学生的具体真实水平,这样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3.说教法和学法。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对所有学生都“一刀切”,运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及水平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说课者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4.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需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包括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而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五、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然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因而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就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又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