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本环节,其整体性能与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城市风貌,更关系着百姓的出行安全,因此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就成为施工单位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提出了易导致市政道路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种原因,并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市政道路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如果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已经成为了施工单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使得如今的市场道路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更会对百姓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将为工程总体施工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质量问题。
1.1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在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众多问题当中,全面质量管理控制的缺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然而,由于施工单位管理者对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市政道路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市政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非常之大,所以为了避免因施工而对道路的正常通行带来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工期都设置的比较短,在工期限制的基础上,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按期竣工,常常会忽视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即使建立了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作用也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以至于市政道路出现质量问题,为百姓的安全出行带来隐患。
1.2路基施工质量问题。路基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所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迫于施工工期的压力,施工单位常常会出现不完全按照施工规程进行施工的情况。例如没有等到路基完全沉降后就对其进行铺设和碾压,以致于碾压过后出现路面不平整状况。面对着这一问题的出现施工单位没有“知错就改”而是选择“将错就错”,即增加不平整位置的碾压厚度,从而使市政道路在竣工时看上去非常平整。当该道路投入使用后,由于路基还在进行沉降外加车辆行驶给道路带来的荷载压力,使得道路因不均匀沉降而出现了跳车等情况。
1.3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是市政道路是施工中的基础,科学、正确的混凝土配比能够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延长市政道路的寿命,但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够合理,那么其也会成为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重要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亮点,第一,配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第二,混凝土配比不夠恰当。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又可以分为“主观故意”和“非主观故意”两种情况。“主观故意”是施工单位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而选取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而出现的。“非主观故意”是因施工单位检查力度不够,被原材料提供商以次充好而出现的。混凝土配比不够恰当则是因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或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但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对市政道路的质量造成影响。
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
2.1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要得以提高,就必须拥有一套科学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在市政道路T程开工前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标准文件,并遵守设计文件中规定,制定出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章程细则,使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其次,应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规定进行施_[,对施工T序、结构层以及重要环节应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中不要仅凭经验施工,而应使用科学的监测手段,一切以数据为准。最后,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施工现场设置独立的实验室和观察室,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数据进行抽样检测。为节省管理经费和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安排管理人员全程监督检测和试验的过程,进而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2.2提高路基施工质量。想要护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保证道路的路基施工质量,只确路基施工质量可靠,才能够为市政道路质量提供保障。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土质、含水量、含砂量进行检验,然后根据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来设计出路基质量的相关参数,如遇软土土质则需要对其进行硬化处理。为了保证路基的质量,还需要控制好路基压实土内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设置后泄水、截水设施。在对路基进压实的过程中,为保证其均匀程度须对其进行反复碾压,切记不要为图省时而选择一次碾压,否则会极易出现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2.3科学进行混凝土配比。想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要先对材料质量进场控制,为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保证每一个投入到施工中的材料的质量都是安全、可靠的。其次,要保证混凝土配比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且不可为节省成本而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比的正确性,施工单位可以安排专业检验人员与混凝土配比人员一同来完成此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配比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比例进行,坚决做到“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可”。混凝土混合料配比完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所取样品经过检测并合格后,混凝土才可以投入使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当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不仅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影响,更关系着百姓的出行安全,因此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对施工单位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的完整性,施工的管理者不仅要做好全面质量管理,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全面掌握各项施工情况,实现对整个施工状态的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问题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问题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出现了而没有被发现或是对其放任不管,所以施工单位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妥善的解决,从而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为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春梅.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1:154—155.
[2]李洪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58.
[3]刘昭萍,钱树杰,吴木桂.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202.
[4]周敏.施工组织设计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5]朱刚龙.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IJ1_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201-203.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市政道路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如果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已经成为了施工单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使得如今的市场道路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更会对百姓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将为工程总体施工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质量问题。
1.1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在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众多问题当中,全面质量管理控制的缺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然而,由于施工单位管理者对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市政道路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市政道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非常之大,所以为了避免因施工而对道路的正常通行带来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工期都设置的比较短,在工期限制的基础上,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按期竣工,常常会忽视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即使建立了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作用也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以至于市政道路出现质量问题,为百姓的安全出行带来隐患。
1.2路基施工质量问题。路基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所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迫于施工工期的压力,施工单位常常会出现不完全按照施工规程进行施工的情况。例如没有等到路基完全沉降后就对其进行铺设和碾压,以致于碾压过后出现路面不平整状况。面对着这一问题的出现施工单位没有“知错就改”而是选择“将错就错”,即增加不平整位置的碾压厚度,从而使市政道路在竣工时看上去非常平整。当该道路投入使用后,由于路基还在进行沉降外加车辆行驶给道路带来的荷载压力,使得道路因不均匀沉降而出现了跳车等情况。
1.3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是市政道路是施工中的基础,科学、正确的混凝土配比能够在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延长市政道路的寿命,但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够合理,那么其也会成为影响市政道路质量的重要问题。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亮点,第一,配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第二,混凝土配比不夠恰当。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又可以分为“主观故意”和“非主观故意”两种情况。“主观故意”是施工单位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而选取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而出现的。“非主观故意”是因施工单位检查力度不够,被原材料提供商以次充好而出现的。混凝土配比不够恰当则是因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或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但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势必会对市政道路的质量造成影响。
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对策
2.1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要得以提高,就必须拥有一套科学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规范化、科学化。首先,在市政道路T程开工前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标准文件,并遵守设计文件中规定,制定出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章程细则,使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其次,应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规定进行施_[,对施工T序、结构层以及重要环节应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施工中不要仅凭经验施工,而应使用科学的监测手段,一切以数据为准。最后,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施工现场设置独立的实验室和观察室,定期对施工现场的数据进行抽样检测。为节省管理经费和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安排管理人员全程监督检测和试验的过程,进而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2.2提高路基施工质量。想要护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保证道路的路基施工质量,只确路基施工质量可靠,才能够为市政道路质量提供保障。在进行路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土质、含水量、含砂量进行检验,然后根据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来设计出路基质量的相关参数,如遇软土土质则需要对其进行硬化处理。为了保证路基的质量,还需要控制好路基压实土内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设置后泄水、截水设施。在对路基进压实的过程中,为保证其均匀程度须对其进行反复碾压,切记不要为图省时而选择一次碾压,否则会极易出现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2.3科学进行混凝土配比。想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要先对材料质量进场控制,为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保证每一个投入到施工中的材料的质量都是安全、可靠的。其次,要保证混凝土配比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且不可为节省成本而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比的正确性,施工单位可以安排专业检验人员与混凝土配比人员一同来完成此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配比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比例进行,坚决做到“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可”。混凝土混合料配比完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所取样品经过检测并合格后,混凝土才可以投入使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当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不仅会对城市发展带来影响,更关系着百姓的出行安全,因此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对施工单位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的完整性,施工的管理者不仅要做好全面质量管理,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全面掌握各项施工情况,实现对整个施工状态的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问题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问题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出现了而没有被发现或是对其放任不管,所以施工单位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妥善的解决,从而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为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春梅.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1:154—155.
[2]李洪伟.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58.
[3]刘昭萍,钱树杰,吴木桂.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202.
[4]周敏.施工组织设计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
[5]朱刚龙.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IJ1_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