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下城市建设中,民用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设计工作者所重视,文章主要对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防震;刚度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方案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要设计建筑的重要性、类别、建筑高度和层数,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第二阶段为结构计算阶段。在此期间,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防火参数要计算梁、板的计算跨度、钢筋搭接长度等。第三阶段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根据建筑的结构体系和设计特点确定其结构平面图、屋顶(面)结构图。
  2.结构设计的方法
  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五个方面。结构平面图的绘制、屋顶(面)结构图、大样详图、楼梯和基础建材。结构平面图绘制时要注意一个问题:结构软件建模。因为用结构软件建模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计算。这样可以检验设计的安全性。当建筑地抗震设防裂度为7及以上时,必须要用软件建模 屋顶(面)结构图要注意建筑的类型差别。因为对于建筑的板跨度较大时要用梁板式,而对于板跨度不大时用折板式处理。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大样详图在绘制时一定要确保建筑详图准确无误,并且能在保持建筑外形的情况下使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方便;楼梯梯板要注意绕度的控制,楼梁下的净高度要满足建筑的要求,而且为了保证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要注意楼梁的位置。基础建材要注意能够符合建筑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比如混凝土、钢筋等,不能不顾安全偷工减料。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要
  按照标准图来做,其基地面积不能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
  3.结构设计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不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用建筑设施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人们心里想要的建筑是设计师最基本的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儿更多的人由去城里居住的思想观念向回归自然转变。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讲,在尊重设计地段内土地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生态型建筑要求。
  3.2绿色环保设计原则
  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坏都在无时无刻的提醒我们要绿色、低碳。所以在建筑设计时也要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维护当地的自然地貌特征和原有的植被条件,尽可能的协调绿地、水体和建筑物的关系。
  3.3刚柔相济原则
  由于要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所以对于结构的刚度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刚度过大时,其适应能力就变差了,当有强大的破坏力瞬间来袭时,其结构不能释压、传递外力,局部受损后会导致全部毁坏,而刚度过柔的结构容易造成变形太大而使整个建筑倾覆。因此,衡量这个度,是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揣摩的重要因素。
  3.4多层设防设计原则
  在建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静定结构由于受到地震和风害的影响,整个建筑所有的结构都在抵抗外力的作用,如果局部构件设计时出现缺陷,那么这个瑕疵—旦产生裂缝,就会导致局部受损,进而会使整个建筑损毁。这样的悲剧不论再911事件还是汶川地震时都发生过。因此超静定结构体系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设计时要学会发现结构设计的隐患,对建筑的结构要进行反复推
  敲。
  3.5圈出节点设计原则
  由于结构体系中,各构件交接之处非常多,错综复杂,所以要非常明确每个节点的所在,因为节点也就是结构体系的弱点,对节点的设计一定要严谨,科学。只有这样,在灾难来临时,节点才能合理的传递外力,维持结构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4.建筑结构存在的问匝
  4.1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汶川地震的发生,又一次为建筑抗震设计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小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基本要求。建筑物是否具有抗震性由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者来判断。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利用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增加架构的韧性,不仅能减弱地震产生的能量,还能抵抗强烈地震。因此在设计中,要做到这些基本要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锚固以及强结构底部。但是,不是为了抗震,什么都要变强。结构的刚度要适应地震作用下的动力要求并均匀连续分布。过强必脆,这样反而成为了结构的一个弱点。
  4.2防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大型火灾事故,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都非常严重,这些事故责任追究下来必然会存在建筑设计中防火的问题。许多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和规定不熟悉,这就导致一些重点防火的材料在设计时被忽视。
  4.3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问题
  由于空间的限制,在一些大型的人口密集型城市高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和低层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高层建筑,要选用整体性能好、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允许变形要求以及能调节不均匀沉降的基础形式。对于不同要求和地理位置的建筑其基础形式又不同。根据层数、荷载、结构类型、以及承载力的不同有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条型交
  叉梁基础。
  4.4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設计师由于种种原因,为了追求更多的空间,会把抗震墙设计的很少,上部切体抗震墙大部分不能与底部的框架梁对不齐,造车结构体系的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计算错误等现象;有些结构设计的强度远低于计算结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5设计深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设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设计粗糙,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过于简单,导致施工过程中应有的重要图纸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真正要设计的建筑。
  4.6 经济效益结构构件的经济尺寸分析
  从结构设计上分析,无论是平面结构系统,还是空间结构系统,每一种结构形式所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它工作时的受力状况。而当结构受力比较合理时,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也能使所用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然而,当结构的传力系统基本确定之后、结构形式的受力状况还随着它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变化而变化。即在所确定的结构传力系统中,每一种结构形式只有当它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时,才具有比较合理的工作性能,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如当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在4米以下时,梁跨中弯矩不大,由于这时梁截面主要是由刚度来决定的,因而钢筋混凝士的承载能力只利用了一部分,当梁的跨度超过8米时,由于弯矩和结构自重急剧增加,通常就要改变梁的矩形截面尺寸。显然,在同样的荷载条件下,梁的经济合理眭要取决于它的跨度和截面,即梁的几何尺寸和几何形状。
  5 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的投资大,周期长,影响巨大,其工程设计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益,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也是一个良心工程。从工程的设计出发,设计师要充分的考虑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建筑的安全使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好设计。设计单位内部也要加强管理,杜绝粗糙、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设计出现,确保设计质量,是结构设计工作做到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1]都凤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
  [2]张志峰.探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oo8(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一些现状和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科技信息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科技信息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一点在科技信息管理中也不例外,当前我国科技信息管理中已经不乏计算机技术的身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技术水平越来
摘要:随着人流量不断的加大,房屋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房建工程的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影响房建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五大方面,施工者、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事前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做好房建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
【摘要】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力工程的“大动脉”,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建设工程的进度与质量,甚至可以说决定着工程的成败。近年来,对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要求比过去更加严格、规范,而电力行业的建筑施工部分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具有专业性强、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短等特点。本文对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以及输电线路检修的施工技术作出了相
摘要:配电变压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对电力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在配电电压器工作过程中极易受到雷击,从而造成线路故障。长期以来,设计部门以及电力主管部门对配电变压器雷击问题十分重视,从变压器接地改造等各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变压器的安全稳定程度。鉴于此,本文对配电变压器接地以及防雷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接地;变压器;电流;雷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现代电力技术及其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以支持和服务电网的调度运行,实现电网的高效运行与管理。  关键字:电力技术 调度运行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在经历高电压的大电网发展滞后阶段之后,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向各个大区电网互联的方向发展,方便电力调度。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电力系统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其生产运行中,电力交易大
摘要:桩基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然而由于桩基施工多为隐蔽施工,质量控制较为困难,因此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桩基检测对于保障建筑物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桩基检测方法包括钻芯法,动测量法、超声波测量法等。本文介绍了典型桩基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桩基检测 钻心法 高应变法 低应变法 超声透射  中图分类号:TU473
摘要:框架式架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如今的建筑物构造中。然而,一向被认为坚固的框架式结构,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被发现其许多节点部位首先遭到了破坏,并且这种破坏还比较严重,甚至导致了结构的破坏,建筑物的倒塌。本文从框架式架构梁柱节点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入手,探讨了应该如何加强梁柱节点的施工来确保工程质量,以期能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贯彻执行,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低价中标已成必然趋势,施工企业的利润率也越来越低,如何控制好成本就显得很重要,为此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中要以尽量少的人、材、机投入创造较大的价值,要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竣工结算以达到以收定支并有所盈利,这正是施工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成本分析;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在当下社会经济建设中,高层建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高层建筑的普遍性,所以其已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文章主要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方面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来讲,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其起着直接的影响,为整体质量保驾护航。因此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是重中之重,对其强度的评定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着重对这两部分进行探讨,提出宝贵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评定;检测事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混凝土检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