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玛·伯格曼电影中爱的救赎——以《野草莓》和《第七封印》为例

来源 :大舞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草莓》和《第七封印》作为英格玛·伯格曼最具代表性的两部影片,都围绕着“救赎”的主题,借用镜头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意识流的手法,对救赎、宗教和人类存在的问题加以探究.在影片中,两位主人公都在一段时间内,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这段旅程,都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不断凸显着生命的意义和爱的重要——当生命走向终结、回首反思时,主人公蓦然发现:是一直在心底呼唤的爱,成为了生命的终极救赎.正如伯格曼所说:“宗教谈论两个主题,戒律和爱,烦恼的是,所有人都忘记了爱,却在心底呼唤戒律”.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末,温州启动了打造“戏曲故里”品牌的“南戏新编系列工程”,陆续将四大南戏“荆、刘、拜、杀”经典剧目重新搬上了舞台.这四部戏曲作品的当代改编都是在对原作进行删减的同时又另设新的布局和发展线索,在展示南戏神韵的基础上,在作品的演绎中注入了现代审美的意识以期能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本文以瓯剧《杀狗记》为例,重点从戏曲结构编排、戏曲本色语言和剧目主题思想三方面入手,借古代戏曲创作理论来分析当代戏曲界老戏新编的创新之处与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