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的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20%甘露醇的几种不同用法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以及对血管的损伤程度。方法将病例分为4组: A组35例采用均匀快速静滴; B组25例采用加压快速静滴;C组15例采用人工静推;D组1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推注法。通过观察各组的用药时间﹑药物的起效时间﹑血管用药次数﹑渗漏例数﹑病人感觉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A组与其他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在治疗小儿颅内高压中,用药时间准确,利尿效果好,血管用药次数多,渗漏少,病人疼痛轻。
  【关键词】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小儿颅内高压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050-02 中图分类号:R 511.805 文献标识码:A
  
  小儿颅内高压,是由于脑实质液体量增加所导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凶险,进展快,也由于小儿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脑组织发育较快,代谢较快,耗氧量相对高于成人,一旦缺氧容易发生细胞毒性脑水肿[1],具有发病急骤,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2]。当颅内高压过高引起脑疝时可引起患儿突然死亡,早期给予积极的降颅内压对预防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甘露醇渗透压为正常血浆渗透压的3.66倍,是防止和治疗颅内压增高发展到失代偿段的第一线脱水药物,要求在30分钟内静滴或推注完[3],静脉注射后能使血浆渗透压很快升高,形成血脑、血脑脊液渗透压梯度,脑脊液中的水分进入血浆,并从尿中排出,达到脑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的目的[4]。为了保证20%甘露醇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减少副作用,我科一年多来采用了各种用药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说明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是最有效、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等颅内高压患儿共9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5岁1个月,其中3个月~3岁38例,4岁~7岁22例,8岁~13岁30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并进行观察和比较。住院时间最短为2天(好转后转上级医院),最长为18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0.5天。全部病例均行腰穿术测脑压,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全部病例均采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
  2.操作方法A组35例为均匀快速静滴,注射前给病人取舒适体位,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同时做好宣教,让病人及家属真正理解甘露醇在30分钟内静滴完的意义,以取得配合;B组25例为加压快速静滴,用20 ml~ 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向甘露醇瓶内注入空气,待瓶内压力低滴速减慢时再注入空气,如此反复,直到药完;C组15例为人工静推,用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通过头皮针连接肝素帽静推;D组15例为微量注射泵注入法,用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按30分钟推注完的要求,设置注射泵每小时的毫升数注入。
  3.观察方法将相当同期颅内高压患儿分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其用药时间, 排尿时间, 血管用药次数, 渗漏情况,住院治愈时间,病人疼痛程度 (语言表达差的患儿通过观察其躁动程度和痛苦表情来主观判断)。
  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对比分析,表明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治疗小儿颅内高压较其他三种用药方法具有优越性(见表1,表2)。
  


  
  讨论
  
  小儿颅内高压病情发展迅速凶险,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20%甘露醇是防止和治疗颅内压增高发展到失代偿段的第一线脱水药物,及时有效应用是预防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应用20%甘露醇目前尚未见有明显的禁忌证,但注射过快或者剂量过大可有一过性的头痛,畏寒,眩晕,视力模糊[5]等并发症,注射过慢血浆渗透压达不到脱水的目的。从本文观察统计结果显示,A组分别与B、C两组比较,各项监测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的用法优于B、C两组。而从临床经验中可观察到,B、C两组的用药时间可以人为的控制,如果前一段时间药液进入多,后一段时间速度就减慢,反之前一段时间药液进入较少,后一段时间就加快速度,以保证药液大约在30分钟滴完。这样就造成药液进入血管的速度时快时慢,导致血管局部的压强时高时低,药液容易在血管内形成涡流[6]。B组的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为往甘露醇瓶内注入空气加压时,瓶内的压力从低到高,速度由慢变快,再逐渐变慢,速度减慢到一定程度(由执行护士自己决定)再往瓶内加压,速度则由慢变快,如此反复。加压时针头与注射器反复分离增加了污染的机会,用时注入了大量未通过过虑网的空气,药液更容易被污染。而加压时要有人专护,同时增加了材料消耗。C组人工静推时更不容易掌握用力的尺度,加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摩擦阻力大,用力静推时速度就很快,减力时速度就很慢。如果药液超过60 ml则要用2付以上的注射器,增加了材料消耗,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如果忙时或夜晚一个人上班护士不可能静坐在某一病人床边大约30分钟静推。A组与D比较各项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组借助微量注射泵完成,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同样增加了材料消耗。而很多的基层医院还没有微量注射泵,因此不可能推广使用。A组只要护士加强责任心,用前检查穿刺部位无肿胀,给病人取舒适体位,调节好速度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教,多巡视病人就能很好地完成,而且还可以同时做其他的工作。因此A组与B、C、D各组比较均有明显的优势:①用药时间准确、利尿较果好、渗漏少、血管损伤相对较轻、疼痛较轻;②没有增加材料消耗;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④可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因此均匀快速静滴20%甘露醇的方法是值得保留和推广使用的良好传统方法。
  
  参考文献
  [1]虞佩兰,愈燕.小儿脑水肿与颅内高压诊断和治疗问题的答疑[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500.
  [2]黄丽蓉.高血压脑出血致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2,11(12):921.
  [3]吴保剑,王华,叶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7):385.
  [4]吴梓梁.小儿内科学[M].第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743.
  [5]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
  [6]何彩英.输液泵推注20%的甘露醇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516-517.
  (收稿日期:2008-11-24修回日期:2009-01-08)
  
  (编辑:崔群飞)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安徽省高校体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安徽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体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90例)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斜角股静脉进针采血,对照组(90例)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垂直法穿刺抽取血标本。结果实验组采血标本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对新生儿进行采血成功率高,适应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接受度和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摘要】 目的 观察对小儿腹腔镜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效果。  方法 将62例小儿腹腔镜单纯性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腔镜单纯性阑尾切除术患者实施管理效果明显,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中氯沙坦钾和依那普利均是最常用的临床药物,这两种药物均有降压,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但是临床上将两种药物联合起来运用的报道和经验还很少。本实验小组运用氯沙坦钾联合依那普利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现报告如下。
摘要 目的探讨依沙吖啶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困静脉输液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依沙吖啶持续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照组32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x24.74,P<0.05)。结论依沙吖啶外敷配合微波理疗对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
钱塘江中游地区堤防基础多为二元结构,上部为粉细砂,砂砾石,下部为基岩,基础的渗透变形为堤防工程的关键技术。兰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机浇薄型混凝土防渗墙试验
【摘要】 目的 比较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由相对固定的一组医生进行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切除肌瘤数量以及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出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
关键词:胃肠穿孔;手术治疗;护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1-0110-02 中国分类号:R656.6047 文献标识码:B    胃、十二指肠穿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也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本病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常会引起休克、感染,继而出现中毒性休克而有死亡的可能。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有穿孔修补术及胃大部分切除术,以往大多数行胃大部分切除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应用遥测,遥感,计算机技术实时地完成水平,江河水位,海洋潮位,流域降雨量等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的信息系统,达到快速准确地掌握水雨情信息,为汛期洪水调库和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