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运动终板的形态变化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颈7神经根切断后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形态学的变化过程,探索颈7神经根切断术后的代偿机制.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同一只大鼠右侧建成颈7神经根切断模型,左侧为对照组.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银-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电镜等技术手段检测术后第1、2、4、6、8、12周大鼠的肱三头肌、背阔肌和指总伸肌内运动终板形态学的变化过程.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均值、标准差计算和方差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7神经根切断后1~3周,主要靶肌肉内运动终板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颈7神经根切断后4~8周,靶肌肉内某些区域出现少数面积明显增大,乙酰胆碱酯酶淡染,电镜下超微结构严重退变的运动终板.术后12周,运动终板结构得以恢复,并可能在老运动终板附近出现多个小的特化的突触后膜聚集区,以形成新的运动终板.结论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运动终板微观形态学会出现改变,并在术后12周基本恢复正常.而来源于邻近正常神经的轴突出芽可能是重要的颈7神经根切断术的代偿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针对人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卡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中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SurvivincDNA编码序列,设
柯布克,作为在我国最早推广商用汽车空气悬架的专业技术公司,一直致力于安全、可靠、节能和舒适空气悬架、车架和车身结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潜心于为客户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目的 探讨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加桡骨茎突切除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腕舟骨切开复位,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加桡骨茎突切除,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12例.结果 术后10例获得随访,时间为3~ 30个月;2例失访.术后8~ 16周(平均11.8周)X线片显示骨折线均已消失,原坏死囊性变区域已有骨小梁通过.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0%.结论 桡动脉茎突返支骨瓣移植加桡骨茎突切除治疗腕舟
1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8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骨科应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6~47岁。受伤原因:热压伤10例,工业性挤压伤5例。创面分布:拇指4例,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4例,小指1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加深,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继电保护对于电网的平稳、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相关要求进行阐述,然后结合
针对开源的文档转换中间件WDA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简单Demo实现基于WDA中间件的应用,实现文档上传与在线预览.并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共享开源知识贡献一份力量.
1临床资料; 2005年3月-2008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手指深度烧伤患者18例(23个伤指),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25±5)岁。损伤部位:拇指3个,示指9个,中指7个,环指3个,小指1个。致伤原因:电烧伤10例14指,热压伤3例4指,鞭炮伤2例2指,强酸烧伤3例3指。创面缺损面积1.5cm×1.0cm~4.0cm×3.0cm。就诊时间为伤后1~96h。
期刊
结合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需要,开发水处理信息数据库,实现水处理业务信息数据及资料的采集、存储与管理;基于水处理信息数据库开发信息数据检索、统计分析、预报警等应用系
A high power continuous wave (CW) laser diode (LD) pumped acousto-optic Q-switched Nd:YVO4 laser is presented. A short pulse at the 1064 nm is obtained. Wit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