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是主体,治理有效是基础.海宁市在乡村振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少数乡村也客观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基层治理缺乏自治活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治理缺乏民主基础,乡村振兴建设阻碍因素客观存在;基层治理高成本高负荷运转,深化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运行不畅等.当前海宁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自治载体品牌创建为抓手,强化居民自治的主体地位,也创新地实践出了许多的自治模式,焕发出基层自治的活力,推动着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发展.一是凝聚民心“筹资”,激发群众积极性.二是民主协商“筹智”,形成共建共享局面.三是党建引领“筹治”,打造党群共治模式.由此,笔者在海宁具体实践的调研基础上,关于创新基层自治模式与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关系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党组织引领自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根本保障.二是群众自主参与自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根本支撑.三是创新基层自治模式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