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影像学和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i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患者共7例,对其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70岁。患者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超声提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为无回声,内见高回声性突出物,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肿瘤周围可见血流信号,按照2003年版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针对超声的分级诊断标准分类为IV类。钼靶图像表现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浅分叶状,密度稍高,可伴有钙化,BI-RADS分类为IV类。病理学检查见肿瘤最大径12~40 mm,平均20 mm,镜下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肿瘤上皮细胞呈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高表达,p53、Ki67、cerbB-2均低表达或阴性;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p63表达均阴性。结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钼靶图像和病理表现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均有助于诊断。
其他文献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知识产权权利不断扩张,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的扩张进行了合法化,并要求成员必须遵循协议,发展中国家只有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立法策略才能更好维护自身利益。
为促进市政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规范运作,确保国家财政性建设资金得到有效、透明运用,笔者认为相关审计机构应参与招投标的全过程,实行招投标前、中、后的全程同步审计监督,让市
目的 观察遮盖加同视机疗法治疗中心注视性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弱视儿童90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几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A组采用遮盖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