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wy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1+1+1”组合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8年7—9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纳入413例已接受“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者为研究对象,将糖尿病患者203例归入糖尿病组,健康人群210例归入对照组。使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的生命质量;应用单因素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生命质量总分分别为(711.36±103.40)、(736.72±85.42)分。糖尿病组的生命质量总分、健康变化、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内容综合测量得分低于对照组(t=-2.712、-2.326、-4.872、-5.509、-3.504,均P<0.05);但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社会职能、心理内容综合测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睡眠质量评分、应激事件、平时精神状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限是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t/F=3.373、3.216、5.716、58.146、28.325、14.450,均P<0.05)。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应激事件、平时精神状况、年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限是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t=7.157、4.741、-2.779、2.129,均P<0.05)。

结论

提示在“1+1+1”组合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心理内容评分接近健康人群。应激事件、平时精神状况、年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限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家庭医生应针对性关注应激事件、患者平时精神状况变化以及对高龄患者的签约服务。

其他文献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是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急性期诱导缓解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各医院激素冲击治疗的具体方案并不规范和统一,与国内外指南推荐其去弥远。文中将近10年国内外常见的神经免疫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疾病急性期的激素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其中激素冲击治疗一般都遵循大剂量和短疗程原则,以静脉使用甲泼尼龙1 000 mg/d,连续3~5 d为最常用方案。冲击治疗后的减量方案,依据疾病的种类及特点,减量速度及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基因突变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原因,胱硫醚-β-合成酶复合杂合变异致青年脑梗死,同时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罕见报道。文中报道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合并肺栓塞及下肢动脉血栓,病因筛查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基因检测胱硫醚-β-合成酶833T>C/1082C>T复合杂合变异,予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以及抗凝治疗后
单绒毛膜双胎中,10%~15%会发生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elective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sFGR)。sFGR可通过脐动脉多普勒波形分为3种类型。sFGR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高,出生胎龄小,可有脑损伤、心肌肥厚、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肠穿孔、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多系统不良预后,且不同分型的sFGR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同。目前针对该人群的研究较少。sFGR仍需全面、长期随访
目的评价激活腺苷A2B受体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噬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A2B受体激动剂BAY 60-6583组(BAY组)和BAY 60-6583+PI3K抑制剂LY 29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成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7例应用单份UCBT治疗成人PNH受者的临床资料。7例受者中6例重度PNH,1例极重度PNH。原发性PNH 4例,PNH-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综合征3例。男性5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29岁(20~47岁),中位体重60 kg(50~71
目的从在体和细胞水平评价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内质网应激与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在体实验 健康清洁级雄性小鼠20只,体重20~3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4组(n=5):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右美托咪定组(SD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脑缺血再灌注+右美托咪定组(IRD组)。采用改良二血管阻断联合低血压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