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三:我们为什么需要改变学习方式?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了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体育教学》杂志2015年第3期专题围绕“我们为什么需要改变学习方式”话题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学习方式的改变受教学方式的影响,同时,学习方式还受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的限制;在体育教学中,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学习方式;在线观点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3-0022-04
  【研讨背景】:在研讨此话题的初期,我们围绕关键词“学习方式”罗列了6个问题作为讨论提纲呈现给大家。但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完全围绕提纲进行,而是以一种“反问”加“自我经验总结”的形式参与了讨论。例如:祝芳老师认为“有必要思考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改革命题,其提出的背景是什么?”邵志南提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傅万旭提出“改变学习方式,绝对不是以‘教师只管教,不管学生学’的现象为原因的”“我们改变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只可能是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这说明经过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教师在落实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其教学素养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此次研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注点进行。
  (整理: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樊江波)
  一、对研讨话题的理解
  祝芳(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对本次话题讨论,个人觉得有必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1.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改革命题,其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即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用“改变学习方式”这样的策略去解决? 2.转变学习方式,这一命题是面向“解决学校教育问题,尤其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那么,原有的学习方式阻碍了什么?现在提倡的学习方式将要发展什么?3.落实到体育学科,究竟要改变的是哪些学习方式,要吸纳的又是哪些学习方式?改变与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自主合作探究曾经在不同学科都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上演过,但却被泼了许多冷水。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没弄清楚上述提的那些问题。
  龚朝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的事,还是教师的事?若是教师的事,是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贾齐(北京师范大学)我不同意将“学法”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因为独立的学法,只能存在于非教学状态之中。
  二、对学习方式的理解
  邵志南(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小学)学习方式,是在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的前提下提出的,主要是在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因此,从个体建构知识的过程来说,应该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先改变教学方式,再转变学习方式。
  傅万旭(江苏省无锡市雪浪中学)1.关于主客体问题。主客体是一种关系性名词,也只有“人”的意识性的东西,而且这个关系会因人思考角度和立足点不同而发生改变。学生只可能是学习的主体,而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或者研究者将学生作为研究学习方式对象的客体。2.关于学习方式,课标中提出的探究、合作,事实上是有其背景的,它是针对以往教学现象中灌输学习和学生缺乏合作意识提出的。另外我觉得这些学习方式的分类,是不同维度的东西。如自主学习对应的是被动学习,合作学习对应的是独立学习等。3.关于“应该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先改变教学方式,再转变学习方式”,我觉得应该是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根据需要调整适合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范纺纺(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方式的问题,一定也如我们所认识的教学一样,既是教师的问题,也是学生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灌输,学生需要“接受”。方式本身没有好坏,因为我们现实中更多的是灌输,常常忽略了其他,才有了“改革”的必要。清一色的灌输,是对学生学习的控制。集体大班额的教学,也使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的思维习惯。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依赖性和从众心理。教学中大部分探究学习,还只能利用这种心理,以合作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否则就会碰钉子,就像当初刮“启发式”教学风时,学生“启而不发”一样。
  樊江波(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学习方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它是在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形成的一种学生自我学习的表现。改变学习方式可以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的具体手段之一。
  聂武(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东方小学)1. 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好比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2.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两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三、为什么需要改变学习方式?
  孟凡东(浙江省平湖中学)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疑问:第一,我们看问题中的关键词“学习方式”面向的是谁,是学生,是教师,是学不会的学生,是学不好的学生,还是不会教学的教师?范围很有广度;第二,再看提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改变”,这一观点说明,我们是迫切的、主观的想得到,因为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从何而来,是从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上来的,面对学生的学不会、学不好、学不到及教师的组织不好、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因材施教等而提出的“需要的改变”;第三,从群体和个体而言,这种学习的改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或坏处?还是我们要一步步的实验来进行证明?第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现如今的体育课,是想提高学生体质,还是只要让他们高兴?是想让学生学会一到几项能够进行自我锻炼的技能,还是让他们把自身的体能搞上去?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版正式拉开帷幕。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所以课堂教学是了解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的最佳途径。本文以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暨广东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了解广东省高中体育教学现状,通过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练习实效等方面审视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摘 要:本文以优质课评比中一节耐久跑教学片段为例,通过课例分析,对“组合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在耐久跑的教学与训练中运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是否可操作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对耐久跑项目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组合练习;初中耐久跑;合理性;有效性;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六个国家现行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呈现如下趋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均基于通用素养,并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有其独特性,发挥着健身育人的作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健康紧密相关,重视健康价值观的培养。对我国的启示有: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指向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通用素养应有机融合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设置明确具体、可测评、能实现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师设置教学目标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本依据,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努力寻求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培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键词:篮球;基础战术;传切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55-02  一、設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APP软件战术设计”来完善传切配合战术的自我练习方案和实施体验练习方案,把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用“选择—思考—设计—争论—完善—实践”的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自选练习项目,提倡互帮互学,
摘 要:论文回顾了北京市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课外活动的未来发展中应该始于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实践中应该避免工具思维,警惕功利思维,操作层面上应该基于层次性、阶段性与自主性。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素质教育;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了解二次备课的深层内涵,研读文本、深究教材,依据校情、师情、生情,合理地进行充实完善、增补删减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向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转化。  关键词:体育教学;二次备课;优化过程;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1-0031-04  近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成功地举办了全省小学体育与健
摘 要:在体育课中,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同的教学内容除了要选择适宜的、特定的场地以外,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一定的体育器材。本文就笔者所在的高中学段,场地器材如何选择,怎么选最为合理、科学、安全,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针对场地器材布置的原则进行实例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布置建议,确保体育课堂教学有序健康地进行。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体育器材;
【编者按】:今年推出的“国培对话”专题,汇集各地国培学员与专家的问答,将精彩对话再次呈现出来供大家学习和思考。本期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毛振明教授、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建强教研员作答。我们热忱欢迎各位参加和没有参加过国培的一线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让我们在这个栏目中继续深入国培的学习。  问:目前新一轮的体育课改已经来临,我们体育教师还存在一些困惑:2011年以后的体育新课改是不是要更加
“研究中国,脚踏实地,有地理感,非常重要。不跑路,你怎么知道,什么叫中国。”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多年来实地考察中国大地上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和思想史遗迹,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写作《我们的中国》。经由此书,中国自上古以来的人文和精神世界,有了一个大地上的维度。  书中宏观的思考,基于大量具体的研究。占全书篇幅最大的,是李零去各地考察的笔记,或结合笔记所写的文章,像汾阴后土祠、雍州、滹沱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