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2012年青海省兴海县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1956-2012年青海省兴海县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1956-2012年兴海县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和监测报告、疫情处理总结等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56-2012年,兴海县从各类动物和媒介共检出鼠疫菌33株,其中以旱獭居多,共12株,占36.36%;动物疫情主要分布在兴海县子科滩镇,共检测出鼠疫菌27份,占81.82%(27/33).期间共发生人间鼠疫3起,发病33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33.33%;人间鼠疫的发病主要在子科滩镇,7-8月份多发;以肺型为主,主要与剥食旱獭、接触染疫牧狗、接触肺鼠疫病人有关.结论 兴海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仍处于动物鼠疫流行的活跃期,应加强该地区鼠疫监测和预警,减少人间鼠疫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疆喀什人源型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的免疫状况,为当地开展内脏利什曼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喀什市利什曼病发病率较高的3个大队为调查点,入户调查时,除老人与<2岁婴幼儿外,户内成员均开展利什曼素皮内试验(LDT).要求入户皮试数不得低于该小队总户数的50%.记录皮试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患病情况.运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DT总计人数1 126
目的 探讨布鲁杆菌性髋关节炎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以2007年8月至2013年8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6例布鲁杆菌病(布病)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住院病例资料.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 1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髋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或跛行或卧床
目的 探讨低剂量砷长期暴露对HaCat细胞凋亡及其调控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HaCat细胞暴露于浓度为0(对照)、0.05、0.10 μmol/L的亚砷酸钠(NaAs02),在体外培养15周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0 000个细胞的凋亡发生水平,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凋亡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
目的 观察慢性砷暴露对雌鼠子宫和卵巢组织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9(Ebag9)和雌激.素反应指蛋白(e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饮用含砷量(三氧化二砷,As2O3)为0.00(对照)、0.05、0.10、0.20、0.40 mg/L的水溶液,31周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和卵巢组织中Ebag9和efp mRNA
目的 了解贵州省饮用水检测实验室对氟化物的检测能力状况.方法 2010年对全省9个市(州)和31个县级实验室进行氟化物检测能力考核,采用单一Z比分数法进行检测结果单项指标的评价,测定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中氟离子选择电极或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结果 氟化物测定结果反馈率为100%,实验室满意结果率为82.5%(33/40),可疑结果率为7.5% (3
目的 调查北京市怀柔区啮齿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群组成及数量动态,开展动物鼠疫血清学监测.方法 2009-2011年,在怀柔区8个乡镇的不同生境中进行啮齿动物密度调查,采集啮齿动物血清进行鼠疫间接血凝试验,对寄生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共捕获啮齿类动物8种709只,鼠密度为2.52%(83/3 300),社鼠、大林姬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捕鼠总数的46.4% (329/709)、18.1%(128/709)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曾是我国碘缺乏病(IDD)的重病区之一.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卫生、盐业、教育、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贵州省碘缺乏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以县为单位消除IDD的控制目标,为巩固贵州省IDD防治工作的成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针对一些可能影响贵州省IDD防治工作的热点问题[1],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碘缺乏病;防治;盐碘;尿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