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物计算机检索系统是以《河北植物志》为基础,参考最新增补及正名文献,通过对分布于河北境内及京、津地区的分属4个植物门、204个植物科、940多个植物属的3035种(含变种)高等
【机 构】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
:
鸣谢 该系统完成过程过中得到了北京自然科学院博物馆的支持和指导,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02、03级学生在植物信息的整理录入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计算机检索系统是以《河北植物志》为基础,参考最新增补及正名文献,通过对分布于河北境内及京、津地区的分属4个植物门、204个植物科、940多个植物属的3035种(含变种)高等植物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而形成的植物信息检索系统,该系统包括植物形态检索、价值检索、专业检索和信息查询三大功能,并具有信息增删修补方便、分类灵活、检索路径短、准确度高、图文结合、使用方便等特点,集教学、科研、科普等多种应用于一身,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利用菏泽市9个代表站1961-2000年40年的逐日温度资料,对菏泽市寒潮的发生、变化及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菏泽市寒潮天气出现次
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提出了由总量指标、比例指标、强度指标和效益指标组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立综合评价指数,从而对山西省水资源可
利用系统论的开放性、整体性和动态性原则,以科尔沁沙地为例分析说明了沙漠化系统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沙漠化系统是自然因子系统、人类活动因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因子系统共同
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GIS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相结合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通过前期的工作,定义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元胞空间、元胞状态等,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