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理念与实践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来源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su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在探讨近现代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理念的基础上,对天津近现代文物建筑的资源特征、活化利用政策原则以及模式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以期通过近现代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勇于“追梦”的伟大民族.从“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到“精卫填海”、“干将铸剑”,一个个介于神话与现实之间的故事,吸引着一代代中华民族的优
期刊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心血的结晶,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突破“盲点”,洞幽探微,选点补白,让学生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思,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全国有个东西问题,江苏有个南北问题.由于自然、历史和经济等多种原因,省内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特征比较明显,苏南五市发展较快,苏中三市基本代表全省平均水平,苏北五市相对较慢
期刊
翦伯赞,维吾尔族,1898年4月生于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岗翦旗营,距离我老家桃源县陬市镇仅20公里,可以说翦老是我道地的老乡了.同时,翦老年轻时在湖南常德市一中读过书,我五六十年
期刊
1920年10月到次年7月,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0)应邀来中国讲学.时值五四运动后的西学东渐,迷茫困惑的中国知识分子,期待着这位当红思想家给他们指点
期刊
“送灶”,亦称“祭灶”“祀灶”“辞灶”,是古城镇江民间流传极广、影响很深的一项祈求合家平安的传统习俗.旧时过了腊月二十,各家各户都开始忙着送灶了,同时也拉开了过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