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一直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现如今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成功的同时,我国企业屡屡出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失效。以广电传媒业为例,本文通过介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要求,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广电传媒企业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紧跟着经济发展的节奏,我国广电传媒业逐渐完成市场化与多元化的改制,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得到迅猛发展,在国际市场中与国外传媒业展开竞争。但是在这些光辉成就的背后,我国广电传媒业存在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等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乃至失效,是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2007年度互联网界最重要的“联姻”——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由于发现光线存在重大疏漏收入和业绩虚报严重,其中2007年的实际收入仅为原来告知的1/10,合并不久就宣布分道扬镳;2011年太原电视台广告部工作人员李代桃僵、偷龙转凤,侵吞代理公司百万广告费,都证实了:传媒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带来的负面效应很严重。为了提高广电传媒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树立传媒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传媒企业目标,必须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引言:我国广电传媒企业内部控制
近些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广泛推进改制,我国事业型广电集团也即将改制完成,一是可以继续保留事业性质,但内部一定要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二是将集团改为总台,在总台内部进行事业、产业分开运营的改革。广电传媒业走向市场化之路,公司经营多元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处理好公司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和利益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未曾断过,然而,不但成效甚微,反而“事业病”愈演愈烈,以至于成为腐败高发区及公众不满集中领域。
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仍不够规范、相关法规不够完善,执行效果屡屡失效。基于此,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亟需提高,以便解决事业单位贪污腐败、国有资产流失、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等问题。为此,广电传媒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对广告销售、节目成本预算、网络服务等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各项业务的控制和管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
(1)广告业务内部控制:广告收人是广电传媒企业的主要收入,为了在不断扩大广告收入的同时及时回笼资金,避免坏账风险,广电传媒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广告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杜绝广告业务可能存在的内控漏洞,确保绝大部分广告收入资金及时回收;同时,通过考核广告业务员销售能力和应收款项回收能力,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大大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节目预算内部控制:广电传媒企业严格管理节目预算,制定了预算制订、执行和考评与激励等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降低了节目成本,并保证节目费用控制在预算内;同时,通过每月对节目预算执行情况和节目收视率考核,并且考核结果与节目制作人员绩效挂钩,有效地提高了成本控制成效。
二、我国广电传媒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新《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要求企业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在每项业务的控制条款中都增加了防范风险的要求。但是目前广电传媒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仍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一)传媒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在广电传媒企业中,风险管理工作屡屡得不到重视,对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另外部分领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不明确,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二)传媒企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2008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广泛适用于企业,适用于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还未正式制定。要做成一家管理规范、效益高效的传媒企业,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必不可少。但在实际工作中去恰恰相反,诸多传媒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制度流于形式,屡次出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重视和执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对于企业的购销活动,财务内部控制没能有效的发挥监控功能;对于传媒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支出的管控不严格,屡屡出现滥收乱支,最终都影响了传媒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人员监督不力,缺乏有效制约体制
目前,传媒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缺乏有效的财会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发挥强而有效地的监督作用。另外传媒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部分财会人员只注重其会计核算职能,却忽略会计监督职能。除此之外,部分财会主管存在“明哲保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不能严格执行内控制度。
(四)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太高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传媒企业的财会人员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不能满足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针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的培训疏于形式,根本不能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传媒企业中业务技能强、道德意识强的高级财务人员更是缺乏,制约着传媒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相关财会人员的素质亟需提高。
三、加强我国广电传媒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强化传媒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传媒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传媒企业内控意识,必须对企业领导和内控人员进行内控意识强化教育。财政部可规定传媒企业必须定期举办内控制度建设培训班,以便强化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同时在传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明文规定,任命、考核企业领导时把“掌握财务知识及重视财务工作”作为必要条件,要求企业领导应当虚心向财会人员学习财务知识。
(二)健全组织结构、完善内控体系
首先,在传媒企业财务控制全过程中,应当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其次,健全传媒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明确企业管理人员在从事财务管理业务的权责界限,严禁个人独立处理业务整个过程,严防管理层权力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最后,注重各岗位、各项业务的事后监督,进行日常性和非常规性的检查。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评审
为确保传媒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状况良好,该过程就必须被受到监督。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财会人员必须步步跟踪,监督到位,及时纠正违反控制制度的行为。传媒企业应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以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检查评价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形成对经济活动的动态监控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四)完善人才聘任、继续教育制度
在众多广电传媒企业中,部分财会人员的素质明显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传媒企业应当完善员工引进制度,建立严格的聘任机制,严禁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选拔职业道德修养高和专业胜任能力强的员工。主管部门严格落实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另外财务人员也应自学各种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
四、结论
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对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和走向成功具有关键意义。21 世纪的今天,广电传媒企业走向了市场化和多元化,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想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内部控制就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并持续发展的前提。伴随着时代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广电传媒企业的内控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加深企业与国际间的联系,不断地进行完善以实现其有效性,严防各种漏洞的发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公司运营的经济效益,树立传媒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传媒企业服务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学芝.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完善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1).
[2]周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2(06).
[3]曹玉萍.对电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1(06).
[关键词]广电传媒企业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紧跟着经济发展的节奏,我国广电传媒业逐渐完成市场化与多元化的改制,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得到迅猛发展,在国际市场中与国外传媒业展开竞争。但是在这些光辉成就的背后,我国广电传媒业存在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等问题。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乃至失效,是导致该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2007年度互联网界最重要的“联姻”——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由于发现光线存在重大疏漏收入和业绩虚报严重,其中2007年的实际收入仅为原来告知的1/10,合并不久就宣布分道扬镳;2011年太原电视台广告部工作人员李代桃僵、偷龙转凤,侵吞代理公司百万广告费,都证实了:传媒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带来的负面效应很严重。为了提高广电传媒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树立传媒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传媒企业目标,必须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引言:我国广电传媒企业内部控制
近些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广泛推进改制,我国事业型广电集团也即将改制完成,一是可以继续保留事业性质,但内部一定要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二是将集团改为总台,在总台内部进行事业、产业分开运营的改革。广电传媒业走向市场化之路,公司经营多元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处理好公司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和利益关系,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未曾断过,然而,不但成效甚微,反而“事业病”愈演愈烈,以至于成为腐败高发区及公众不满集中领域。
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仍不够规范、相关法规不够完善,执行效果屡屡失效。基于此,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亟需提高,以便解决事业单位贪污腐败、国有资产流失、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等问题。为此,广电传媒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对广告销售、节目成本预算、网络服务等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各项业务的控制和管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内部牵制机制。
(1)广告业务内部控制:广告收人是广电传媒企业的主要收入,为了在不断扩大广告收入的同时及时回笼资金,避免坏账风险,广电传媒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广告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杜绝广告业务可能存在的内控漏洞,确保绝大部分广告收入资金及时回收;同时,通过考核广告业务员销售能力和应收款项回收能力,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大大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节目预算内部控制:广电传媒企业严格管理节目预算,制定了预算制订、执行和考评与激励等内部控制制度。从而降低了节目成本,并保证节目费用控制在预算内;同时,通过每月对节目预算执行情况和节目收视率考核,并且考核结果与节目制作人员绩效挂钩,有效地提高了成本控制成效。
二、我国广电传媒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新《会计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要求企业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在每项业务的控制条款中都增加了防范风险的要求。但是目前广电传媒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仍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一)传媒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在广电传媒企业中,风险管理工作屡屡得不到重视,对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另外部分领导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不明确,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二)传媒企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2008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广泛适用于企业,适用于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还未正式制定。要做成一家管理规范、效益高效的传媒企业,健全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必不可少。但在实际工作中去恰恰相反,诸多传媒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制度流于形式,屡次出现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重视和执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对于企业的购销活动,财务内部控制没能有效的发挥监控功能;对于传媒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支出的管控不严格,屡屡出现滥收乱支,最终都影响了传媒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财务人员监督不力,缺乏有效制约体制
目前,传媒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弱化,缺乏有效的财会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发挥强而有效地的监督作用。另外传媒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部分财会人员只注重其会计核算职能,却忽略会计监督职能。除此之外,部分财会主管存在“明哲保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不能严格执行内控制度。
(四)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太高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传媒企业的财会人员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不能满足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针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的培训疏于形式,根本不能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传媒企业中业务技能强、道德意识强的高级财务人员更是缺乏,制约着传媒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相关财会人员的素质亟需提高。
三、加强我国广电传媒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强化传媒企业内部控制意识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传媒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传媒企业内控意识,必须对企业领导和内控人员进行内控意识强化教育。财政部可规定传媒企业必须定期举办内控制度建设培训班,以便强化企业领导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同时在传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明文规定,任命、考核企业领导时把“掌握财务知识及重视财务工作”作为必要条件,要求企业领导应当虚心向财会人员学习财务知识。
(二)健全组织结构、完善内控体系
首先,在传媒企业财务控制全过程中,应当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其次,健全传媒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明确企业管理人员在从事财务管理业务的权责界限,严禁个人独立处理业务整个过程,严防管理层权力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最后,注重各岗位、各项业务的事后监督,进行日常性和非常规性的检查。
(三)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评审
为确保传媒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状况良好,该过程就必须被受到监督。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财会人员必须步步跟踪,监督到位,及时纠正违反控制制度的行为。传媒企业应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委员会以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检查评价企业的财务经营活动,形成对经济活动的动态监控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四)完善人才聘任、继续教育制度
在众多广电传媒企业中,部分财会人员的素质明显不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传媒企业应当完善员工引进制度,建立严格的聘任机制,严禁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选拔职业道德修养高和专业胜任能力强的员工。主管部门严格落实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组织财会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另外财务人员也应自学各种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
四、结论
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对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和走向成功具有关键意义。21 世纪的今天,广电传媒企业走向了市场化和多元化,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想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内部控制就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并持续发展的前提。伴随着时代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广电传媒企业的内控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加深企业与国际间的联系,不断地进行完善以实现其有效性,严防各种漏洞的发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公司运营的经济效益,树立传媒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传媒企业服务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学芝.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完善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1).
[2]周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2(06).
[3]曹玉萍.对电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1(06).